下载此文档

《口耳目》评课稿.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口耳目》评课稿《口耳目》是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潘老师执教本课,对教材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一、课堂生动有趣。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是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分散,但他们对色彩艳丽、活动的事物感兴趣。潘老师一开始就以谜语导入,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课堂中间时段还安排了课中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后以游戏“摘桃子”来完成识字的检查,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兴趣。二、重视课堂常规。一年级的学习常规是相当重要的,潘老师在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在一些学在心。比如“小小手——放放好”、“一二三——静下来”“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等等。三、教学方法多样。潘老师教学12个生字时,从出示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字,层次分明,又方法多样。给生字分类、找朋友、顺口溜、谜语等多种方法,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四、联系生活,抓住一切契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当教学到“鸟”字时,告诉孩子们要保护小鸟。总之,潘老师的这节课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师生的互动形成了课堂上的亮点,值得学习。有一些小的细节还需注意,当最后一个环节“摘桃子”时,很多孩子抢着要读,都想得到老师手中漂亮的桃子卡片,却没有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在这个时候,可能也时对常规教育的一个好机会,可以把机会给一切“会倾听”的孩子。-

《口耳目》评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lfsnxh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1-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