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
李白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夫子:对男子的敬称。风流:风雅潇洒。远:远自。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北,长江南面。战国时楚蜀
交界处。从:向。楚国:荆门以东古属楚地。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少壮时。轩冕:轩,车。冕,冠。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才可乘
轩服冕,这里泛指高官。卧松云:指退隐山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江:长江。大荒:广阔的原野。
◎醉月:月下醉酒。中圣:中酒,指喝醉酒。事君:为皇帝服务。海楼:海市蜃楼。海上因空气变化,光线折射,空中变幻出象城◎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楼街景似的景象。
清墨
同高山:喻人德行。安:岂。徒此:惟有在此。揖清芬:向高风雨
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清韵致敬。仍:频频。故乡水:指流自蜀地的长江。山
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房
古主
堂人
刻校
本勘
中【译文】中
卷平生敬爱浩然,文采风流天下闻名。少壮之时便鄙卷
弃功名富贵,晚年归隐深山。月下饮酒,频频喝得大醉;
赠花底留连,无意侍奉皇帝。他的品格如高山难以效法,只渡
孟有在此向他的高风清韵致敬。荆
浩门
然【赏析】送
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别
全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
归隐,月中醉饮,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
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诗采用抒情——描写——抒
【译文】
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诗我出蜀远渡荆门外,到那古时的楚野舒展开来。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
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
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我还是爱故乡的江水,迢迢万
里,伴送着游子的行舟。
【赏析】
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唐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这首诗意
在描绘山水,壮阔雄奇的景象使诗人兴奋不已,充满了豪情
和朝气,然而乍离家乡远游,难免产生恋恋之情,“送别”
之意犹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
野阔,月涌大江流”,同为咏长江的千古名句。
诗
一五○一五一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送友人听蜀僧弹琴
李白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郭:外城。古代城分内外。白水:清澈的河水。
蜀:今四川西部。绿绮:琴名。
峨嵋:山名,在今四川峨嵋县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为别:一旦作别。蓬:蓬草,枯后随风飞飘,此喻友人。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指弹琴。壑:山谷。
意:情意。故人:友人。◎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客心:尘俗之念。流水:指琴曲的音乐效果。◎
清萧萧:马鸣声。班马:离别之马。班,离别。隐喻马有离群之感。墨
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雨
治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山
集房
暮:暮色。暗:笼罩。
古主
堂【译文】人
刻一带青山横卧北城之外,悠悠白水萦绕东城。今校
本朝此地一别之后,你就如同孤零的蓬草飘转万里。不勘
定的浮云悠悠,寄托着游子的惆怅;衔山的落日依依,
中中
就象你我惜别的深情。自此挥手告别,渐行渐远。马
卷卷
儿也象不愿分别般萧萧长鸣。
送听
【赏析】
友蜀
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诗人将我国羁旅离别诗
人僧
这所用的传统词汇,如“浮云”、“落日”、“游子”、“孤
僧
蓬”、“班马”集中于一首诗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
力和表现力。尾联更进一层,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弹
乎,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烘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琴
工。诗写得情景交融,新颖别致;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
【译文】
意婉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有一番风味。
诗蜀僧怀抱着古琴绿绮,从那峨嵋的峰顶飘然西
下。挥手为我奏弹一曲,指间流泻出万壑松声。尘俗
的凡心,顿时似被流水荡涤;袅袅余音,应和着清冷
晚钟,回响在霜林。听琴心醉,不觉暮色已临,天空
布满重重秋云。
【赏析】
诗是李白描写音乐的名篇,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
此极写琴声之入神,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和彼此间情
感的交流。开头两句,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
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
声荡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
琴,而不知
唐诗三百首_部分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