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育”之我见
参加年初业务研讨会反思
白台子中学刘爱华
2013年9月
“过度教育”之我见
——参加2013~2014学年度开学伊始业务研讨会反思
2013〜2014学年度开学伊始业务研讨会上,王局长说了这样一 段话,“过度教育”之我见
参加年初业务研讨会反思
白台子中学刘爱华
2013年9月
“过度教育”之我见
——参加2013~2014学年度开学伊始业务研讨会反思
2013〜2014学年度开学伊始业务研讨会上,王局长说了这样一 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度教育”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教育素养的缺失。过度的教育, 不只是一种浪费,更是在害人,也是在害己,学那么多、学那么 早、学那么快,学会了吗?即使学会了,都有用吗? “不要让孩子 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在害人。想想我们这个社会、想想每个人 的能力水平、想想我们周围的每个人,也想想我们自己。
的确,什么是教育?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 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 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 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 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 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然而,我们家长甚至是教师是如何理解教育的呢?当下看来,
教育就是分数,为了分数家长追求“从起跑线上赢起”,不怕“劳 民伤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为了分数,相当一部分老师努力做 到,凡是与考试无关但与孩子未来发展相关的教育,我们都做得
“不及”,如身心健康、诚信品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在这种 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成了 “做题教育”,成了 “目中无人”的教育。 这种过度重视考试与升学的教育观念,反映了国人对教育的片面认 识,流弊之广,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深受其害。然而,当对奥赛的叫 停还未收到显著成效之时,“奥赛班”却在某些幼儿园兴起,众多家 长趋之若鹫。今年湖北孝感一中惊现“史上最刻苦班级”一一“吊 瓶班”,还是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发人深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教育的本 质是实现自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常会学习。为推动“教学 过度”的自我救赎,我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解决,进行教 育重构,作为“教学过度”的正本清源之策与自我救赎之径。
尊重学生,“目中有人” O
教学过度对学生伤害更大,所以教学过度应引起重视。教育是 为了培养人!改变教育现状,革除教育积弊,才能少一些“吊瓶
班,,,少一些“范进式悲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学生主 体,才能避免“教学过度”。教学过程中要目中有本,目中有人。 一堂好课,应该很好的贯彻了新的课程理念。要想正确解决这些问 题,教师必须进一步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学会舍弃。这种 学生明明已经得出的结论,教师再重复讲授的方式却要不得。教师 的讲授应该讲学生的易错点、疑惑点和易混点,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再进行单纯的重复讲解。只有目标明确, 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正确地调控课堂,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 现。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围绕所教的特点去寻求优质 的、恰切的课程资源,
“过度教育”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