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平遥县人民政府 平遥区位规划范围?平遥古城区范围:城墙段马面散水边起东与南各 24 米,西与北各 30 米,瓮城外侧正侧三面各 50 米,角台外侧正侧两面各 30 米,总面积 公顷。?本规划研究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平遥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约 17 平方公里。?第二层次:为平遥古城周边地区,东北至惠济河西岸,东至惠济桥南侧的规划道路,南至柳根路和城南堡地段,西至顺城路,北至中都路,面积约为 495 公顷。?第三层次:为古城区范围(即规划范围),面积 公顷。总论?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2 )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003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 50357-2005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 )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要求》( 1994 )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2003 ) 《山西省平遥县古城保护条例》( 1999 ) 《平遥县县城总体规划( 1999-2020 )》规划成果?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文本、图纸、图则?规划说明书?专题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城市建设现状研究?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地段保护与整治规划研究?平遥古城建筑与环境修缮与设计导则?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管理规划规划研究平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历史:文化深厚的平遥历史研究?历史沿革?建置沿革平遥史称古陶,属冀州;春秋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汉时属太原郡;西汉又置有京陵县;北魏移现文水县境平陶县,后改称平遥,并一直沿续至今。?平遥城演变西周点将台传说南北朝之前的京陵城和中都城南北朝至明初期的平遥县城雏形明洪武时期县城的拓展明清时期县城的完善民遥城为尹吉甫所筑,是古城最早的建造记载,距今有二千多年京陵城遗址——县城东北 公里;中都城遗址——西南 6公里;推断南北朝之前现平遥古城处并未有城池北魏开始,现平遥城所在地开始作为县治之所;城市建设以县治为核心, 围绕其向外发展南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形成“十”字形商业街;县衙和城隍庙、文庙和武庙、清虚观和集福寺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对称格局平遥经济和建设的最辉煌的时期古城遭到严重破坏;角楼、敌楼被毁,城垣残断完整保护古城,开辟新城区,新旧分开,合理发展历史研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平遥古城商业发展历史商业贸易之初具规模,上可追溯到唐宋两代。其发展则当从明代中叶算起。到了清代中叶,古城商业贸易一度兴盛,曾发展为全遥票号的发展 1823 年,日升昌诞生,平遥票帮迅速崛起,进一步促使了古城商业贸易的大发展,持续百年之久。平遥商业发展简图平遥票号业发展简图历史研究?地区社会文化发展?重教兴学平遥人一向重视文化教育,乐于兴学,尊敬师长。?崇尚礼仪自古以礼为先,加之晋商文化影响,历代居民崇尚人际交往礼仪。?喜为商贾商贾足迹,遍布全国,逐步形成晋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善营金融平遥票号在近百年的辉煌时期中承揽了全国各地上至官银、税赋、军饷,下至商号、店铺的资金及个人私银的汇兑、存放业务。?急公好义平遥“平民尚义,民风气虽强劲,然极易感化,急公尚义出乎其性”。?多元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民间崇拜共存。
平遥保护性规划(同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