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与健康
[1]据研究,如果每天饮酒量达150g以上,持续5年
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约有34%发生慢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因是酒精及油腻食物刺激使胃酸
及十二指肠促胰液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胰腺小导管及腺泡破裂,释放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激活胰蛋白酶原等,引起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5]。
2对循环系统的损伤
大量酒精能直接损害心肌,
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使心肌功能减
弱或增加冠状动脉阻力,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出现心律失常。
另外,饮酒过量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
当神经系统对
心脏的调节发生障碍时,也可出现心律失常[6]酒精可使心率加快,
增加心脏的氧消耗和负担,使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进一步缺血,容易诱发心绞痛。病症反复发作,导致心肌梗死机化病灶出现。重度酗酒可导致心力衰竭及肺水肿[7]。
长期酗酒(纯乙醇含量125ml/d以上),持续10年以上亦引发酒精
性心肌病,其原因是:①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心肌有直接毒害作用,可引起心肌病变;②过度饮酒可导致心肌细胞必需的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缺乏;③酒精饮料里含有毒添加剂可引起心肌损伤[8]。在治疗方面,酒精性心肌病一经确诊须彻底戒酒。在此病早期,戒酒可使心腔大小及左心功能恢复正常,即使心脏明显扩大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戒酒仍可使预后得到改善[9]。
,过量饮酒是病因之一。有
资料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之首,其原因可能与当地居民嗜酒者较多有关。日本把大量饮酒列为脑血管病第七危险因素,并告戒人们不要过量饮用烈性酒,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过量饮酒可通过下列途径促发脑血管病。
,血液中酒精浓度半小时可达
到高峰。酒精不但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弹性,而且还能刺激肝脏,促进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合成,导致动脉硬化[10],
脑血管弹性减弱,管腔狭窄,易形成脑血栓。
,酒
精可使皮质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加,从而引起高血压。
而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易发因素[5]。
影响凝血物质和血小板长期大量饮酒影响肝脏功能,使肝脏
合成蛋白质功能减退,进而引起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第n>w>K>x因子,
纤维蛋白质溶解活动增加,血小板生成减少,使出血时间延长而发生出血
性脑血管病。
,
血液浓缩,有效的血容量和脑血流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易促发脑血
栓形成[11]。
另外,乙醇可通过刺激脑血管平滑肌收缩,或改变脑代谢而降低脑血
流量。
,表
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再影响到皮下中枢和小脑,导致患者步态蹒跚、共济
失调等运动障碍。另外,乙醇可抑制细胞数目增生,诱导细胞死亡。动
物模型已证实乙醇摄入可以减少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即乙醇可
减少细胞数目
酗酒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