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宏观经济学实验报告.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宏观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1、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原因是什么?(或如何影响?)
2、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如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适当排序。
者平均消费倾向也较低,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消费倾向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在不同条件下,各种因素所起作用大小差异极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十余年间,我国商品供应短缺,居民也大多数处于低收入阶段,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较高,若不适时地抑制消费,将会加剧商品供应短缺程度,而且也难以实现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进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商品供应短缺时代已成为历史,国家实行的是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所以会逐渐出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那么我们实行消费战略转移的目的并不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而是尽可能使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放缓。
3、居民的消费结构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目前偏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恩格尔系数不断减小。虽然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消费结构转变,但是由于我衡,使得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亦呈现巨大差距,依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我们主要归纳以下几点:
(1)、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居民。,,,1990年、,。如果只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不仅滞后于城镇居民,而且这种滞后的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2)、在衣着消费方面,城镇居民的消费大大高于农村居民。,,;1990、1995、、。
(3)、从消费顺序看,城镇居民基本上是按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序列。从1985年到1998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消费序列转变为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食品和衣着在总消费支出中下降的11个百分点主要贴补在文化教育、住房和交通通讯的支出中。而农村居民1985年的消费序列为从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到1998年转变为食品、居住、文化教育娱乐服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的支出增加了将近7个百分点,是支出结构中变化最明显的部分。
(4)、产品消费级次的差距。在居民消费的级次上,城镇居民的消费正在从千元级向万元级、10万元级的消费发展,从1999年数据来看,洗衣机、彩电、冰箱都已基本达到饱和,计算机、住房和家用轿车正在形成消费热点;农村的消费则是从百元级向千元级、万元级的消费发展。虽然,农村居民各项中低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在1990—1999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如,自行车、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彩电、收录机、%、%%、%、%、%、%、%,但从1999年有关资料可以看出,除了自行车、手表、电风扇等耐用消费品达到饱和外,农村居民对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仍然较低,,,。可以看出,千元级商品仍将是今后农村居民消费的主体。
(附表2)
表二: 耐用品消费数量
指标名称
2005年
2006年
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辆)城镇


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辆)
农村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部/百户)城镇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部/百户) 农村


每百户家用电冰箱拥有量(部/百户) 城镇


每百户家用电冰箱拥有量(部

宏观经济学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才艺人生
  • 文件大小2.47 MB
  • 时间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