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 200 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 1997 年春季。这套文库 2000 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阅读文学作品的必要性和意义; 2、初步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3、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浏( ) 览徘()徊( ) 诠( )释憧( )憬( ) 裨( )益潜( )移默化广袤( ) 肃穆( ) 帷幕( ) 热泪沾襟( ) mào mù wéijīn liúpái hu ái qu án ch ō ngjǐ ng bì qiá,用工具书,查出课文和《致文学》中的生字: 2、根据释义写出词语: ①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 ②人的思想性格或习惯,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 ③经历世事( ) ④大略地看( ) ⑤益处( ) 3、在默读课文时,找出作者用来修辞文学这扇大门的两个修饰词语,用“”圈起来。 4、预习课文后,可知题目中的“你”指_____ ,“门”指____, 文中比喻_____ 。题目的意思是, 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文学这扇大门的“重要”与“神奇”?又是怎样阐述的? (温馨提示:找到相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及写法?) 2、作者说: “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结晶。”请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举出一两个实例。《水浒传》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由兴起、发展、失败的全过程。反映了那个时代,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108 好汉的经历充满替天行道的豪情,和忠义的赞歌。①读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圣诞夜晚上仍在卖火柴,又冷又饿, 她的遭遇,反映了那个时代,处于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她在擦亮火柴后,幻想的温暖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都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③李白的《静夜思》表达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美读课文,找出与作者有同感的语段,读出来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文学的理解。 4、读完文章,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打开文学这扇门? 举例赏析: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好在哪里? 赏析:既是排比,又是比喻。把优秀文学作品比作“缩影”、“心声”、“风俗画”、“结晶”,从不同侧面表现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和“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喻和排比结合,使表达生动形象,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为你打开一扇门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