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个人及社会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
i
ie0
0
L2
i
0
L2
个人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社会的总投机性货币需求
d
个人预期的正常利率水平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1、凯恩斯的货币需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个人及社会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
i
ie0
0
L2
i
0
L2
个人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社会的总投机性货币需求
d
个人预期的正常利率水平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d= L1(Y)+ L2 (i) dL1/dY>0
dL2/di<0
其中:
Md为货币需求
L1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
L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
Y为收入
i为利率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图示
利率
货币需求
0
利率
货币需求
L1
L2
L1+L2
0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观点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同收入成正向关系,与利率成反向关系。(注意:名义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实际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
由于凯恩斯理论中包含了“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这一思想,从而得出了一系列与货币数量论不同的结论。
三、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首先、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其次、在货币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必然有较大的波动。
根据交易方程式:MV=PY,在货币市场是均衡的条件下,即Md=M,由MdV=PY,从中可得: V=PY/Md=PY/[L1(Y)+L2(i)]
由此不难看出,当货币需求波动时,货币流通速度必然产生波动。
最后、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的情况下,货币量M与名义收入PY之间就不具有稳定的关系,因而名义收入完全由货币量决定的货币数量论观点就不能成立。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1、政策依据
凯恩斯认为其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目标是为解决就业问题;
利息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其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所决定;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在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人们持有的货币多于其意愿持有的水平,从而导致对债券的购买,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便会下降;反之,利息率会上升;
一旦当利息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益,便会引发投资的增加,再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2、货币政策无效的原因
①流动性陷阱:是指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时,人们一致认为未来的利率会上升,债券的价格会下降,从而导致无人持有债券而都持有货币的现象(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
流动性陷阱图示
利率 i
货币供求量 M
0
货币需求曲线
流动性陷阱
ia
m
Ms
Ms
Ms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