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的公开课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的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的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季风。来自大洋的风,暖和潮湿,带来丰沛降水。而每年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使我国降温减湿。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转过渡:咱们再来看这几个城市的降水,虽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详细持续的时间又不太一样,各地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明显不一样,能据此总结出雨季分布规律吗?──越向北雨季越短。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和季风有分不开的关系。

演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冬季我国大陆始终被冷空气限制,到五月夏季风起先从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冷暖气流相遇,这时就会发生一件奇妙的事情──锋面雨(转PPT)──因此随着南部暖气团势利的渐渐加强,我国东南地区自五月起就进入到了雨季。
随后,暖气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夏季风向北推移。六月,夏季风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雨带随之向北扩大,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之后,夏季风接着北上,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全国降水达到最多,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处于下沉暖气流的限制之下,出现了伏旱天气。
进入九月,冷气团势力增加,暖气团势力减弱,夏季风快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区,10月,彻底退出我国,我国雨季结束。
归纳总结: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示意图
承转过渡: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我国降水不仅存在着季节的改变,年际之间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稳定。

简述年际改变概念
出示我国北京1951~2000年降水量改变曲线图。标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这两年可能的夏季风进退状况。
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转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夏季风,也看到了季风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影响,那在这样夏季风的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又会是怎样的呢?大家能推想一下吗?──东南多西北少。实际是不是这样,咱们来印证一下。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动态分布图,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区域和界限,学生总结降水分布规律。
──因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从东南进入西北内陆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受到山脉的阻挡,因此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承转过渡:由此我们再次印证了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状况不同,依据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多少和蒸发的状况,把全国划分成不同的干湿地带。
概念解析:
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共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潮湿区、半潮湿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比照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各地区和其降水量范围连起来。
读图推断: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不同会影响到植被的种类和农业的类型,请同学们推断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潮湿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潮湿区──植被以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区──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牧区。
干旱区──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课后延长:大家再看一下几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有没有哪个你觉着特殊熟识的?──半潮湿区和潮湿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都是哪些分界线?有怎样的地理意义?此线南北又有怎样的不同?请大家课后思索。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的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运用地图查阅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过程与方法
、读图、视察地球仪,培育学生视察和读图的实力。

情感、看法、价值观

、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学问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骄傲感和爱国热忱,增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的公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5-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