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优秀PPT课件--《短文三篇》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2
热爱生命
——蒙田
3
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段:从“度日”谈起,阐释了对生命的认识,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第二段:过渡,导出第三段。
第三段:揭示生的本质即死,表达更加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
研读第一段
?
“哲人”的有什么不同?
“哲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
要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5
研读第一段
“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从“度日”说起?
“生命”对人是公平的,人人都有,又和“度日”呀,“光阴”呀,密不可分,但是,面对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作者深知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从这入手,会使人感觉:浅显、熟悉、亲切,其后就会自然的一步步的接受作者的观点。
6
研读第二段
作者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格言:“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作者对这句话没有作任何评论,他引用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
说明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任何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7
研读第三段
“死亡”,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2.“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不要害怕死亡,只有乐于生,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饱满。
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不惋惜。
8
研读第三段
3.“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怎么理解?
4.“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法?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
9
内容总结
两段内容各有什么侧重点?
作者蒙田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第一段侧重从不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为什么要热爱生活。
第三段着重从生与死,生命的短暂谈怎样热爱生命──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使生命过得丰盈充实。
他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是因为认识到了“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10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
——帕斯卡尔

精品-优秀PPT课件--《短文三篇》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