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福建土楼”地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闽西南山区,它造型独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居民建筑。厚重的福建土楼, 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回答 1~ 2 题。 1. 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作为中国第 36 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④其存在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随着福建土楼“申遗”成功, 当地政府以此为契机, 建设配套的旅游景点和设施,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景区品位。每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境内外游客纷纷慕名前往土楼,景区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屡创历史新高。这主要说明了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文化与经济相交融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我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交流因不同而必要, 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里讲的“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 .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001 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我国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②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5 .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 300 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履”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 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D .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最关键的是继承 6.“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 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 .各取所需,求同存异 7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们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做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与上述观点不. 相符的是 A .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 .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化,当做物件加以传承 C .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 D .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8. 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中, 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滇池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