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规划广义的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土地整理:1 用行政、 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 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 生活条件,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实行的区 技园
区规划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了解政府方
针政策。与规划项目承办方进行交流,了解当地农 业发展政 1 策以及对规划任务的要求和意愿。、收 集基础资料。多方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重 点是当地政府规划 2 部门积累的资料和相关主管部 门提供的专业性资料。、现场调研。规划工作者必须 对园区的概貌有明确的形象概念,必须进行 3 认真 的现场勘测。、资料整理分析。这是调研工作的关键, 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勘察 4 从定性到定量研 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 的分析整理, 究园区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 农村 发展规划指标的主要特点(四)、计量性或可量度性 农村发展规划指标必须是可以计量的,或用数字、
1 符号进行量度的项目。 农村发展规划指标是具体的 或可直接被感知的项目。、具体性或可感知性。 2、 重要性或代表性。农村发展规划指标必须是对反映 农村社会现象具有关 3 键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性的项 目,而不能是次要的,说明不了问题的概念。、时间 性。农村发展规划指标必须是具有明确时间规定的 项目,而不是没 4 有时间界限的概念。 (五)农 村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 、规划准备工作 1 、背景 资料收集2
、背景资料整理分析 3 、规划方案设计 4 、规 划方案评估 5 、报批定案 6 、实施阶段 7 (六) 区域分工的主要理论、成本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 家提出的分工理论是基于国际分工与贸易,1 年发表 的个《国富论》中, 1876 后被区域经济学家用于解
释区域分工,斯密在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提出和阐述了比较成本优势学说。中,《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李嘉图在其著作 、要素禀赋理论。新 古典贸易理论代表人物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 禀 2,把区域分工,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禀赋紧密地 联系起模型)H-O赋理论简称(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 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程 度的来, 差异,并由此决定了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年代后期,由赫尔普曼、克鲁 格曼、格鲁斯曼 80 世纪 20、新贸易理论。3 大量运 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 “新贸 易理论”等人提出的易,并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 递增、外部性等思想来建立新的理论,使国际贸 易 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世 界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分工和 4
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开始注意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和国 内贸易日趋融合。区域分工、更重要的是从产业和
企业本身竞争它们不仅从国家的角度,对国际贸易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鼓励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1 也 是发展,没有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以发展为主题、 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一定区域内资源、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 2 就就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环境退 化,如果经济活动的规模超过承载能力,一定的, 不具有可持续性。、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发展经
的影响
农村发展规划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