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版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2
产品名称:氢气

SDS编号:LBPC-M-004
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表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气
切气绝源,则不允许熄灭泄露处的火焰。喷水冷
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氢火焰肉眼不易察觉。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备装备:消防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进入现场,注
意防备外露皮肤烧伤。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办理
作业人员防备举措、防备装备和应急办理程序: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
进行隔断,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办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
作服。尽可能切断火源。
环境保护举措:本品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可直接排入大气。
泄露化学品的收容、除掉方法及所使用的办理材料:除掉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
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办理人员戴正
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施应接地。尽可能切断
泄露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防备气体经过下水道、通风系统
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泄露发生在室内,宜采用吸风系统或将泄露的钢瓶移至室
外,以防备氢气四处扩散。隔断泄露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迫预防举措,
泄露隔断距离最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露,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最少为
800m。
防备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举措: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可用雾状水稀释。泄露容器要
妥善办理,修复并查验合格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办理与储蓄
操作办理: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
压。制氢和充灌人员工作时,不可衣着易产生静电的衣饰及带钉的鞋作业,省得
产生静电和撞击起火。当氢气作焊接、切割、燃料和保护气等使用时,每台(组)
用氢设施的支管上应设阻火器。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氢气瓶时,
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且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
容器或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m,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施等吸风口的
间距不应小于20m。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
严禁使用明火烘烤。不准在室内排放氢气。吹洗置换,应立刻切气绝源,进行通
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使用氢气瓶时注意以下事项:必须使用
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气瓶的阀门
或减压器泄露时,不得持续使用。阀门破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
阀门;气瓶禁止敲击、碰撞,不得凑近热源,夏季应防备曝晒;瓶内气体严禁用
尽,应留有的节余压力。
储蓄:储蓄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
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储蓄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办理设施。储蓄
室内必须通风优异,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储蓄室建筑
物顶部或外墙的

版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双韵芝
  • 文件大小554 KB
  • 时间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