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积累 善于为文
摘 要: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因素,习作素材主要靠生活积累。笔者尝试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在积累的情趣、积累的内容、积累的方式上下功夫。相信学生通过不间断地仔细观察、认真积累,那种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局面一勤于积累 善于为文
摘 要: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因素,习作素材主要靠生活积累。笔者尝试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在积累的情趣、积累的内容、积累的方式上下功夫。相信学生通过不间断地仔细观察、认真积累,那种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变。
关键词:作文指导 素材积累 情趣 内容 方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32-01
文学作品是由内容因素和形式相互构成的,再有本事的作家,缺乏创作所必需的素材,也只能停工待料,小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必先解决好内容因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就是指点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如果学生头脑里没有信息,或信息少,教师的指导就如对牛弹琴,无异于“揠苗助长”,而“揠苗”安能“助长”?笔者认为习作教学实践中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学生做好积累素材的准备上,而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可以在积累的情趣,积累的内容和积累的方式上下功夫。
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情感的产生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认识得越清楚,情感也就越深刻。积累材料也不例外,教师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积累材料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外化为持之以恒的习惯,那么学生积累材料的兴趣就调动起来。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个性差异,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累欲望。例如:用“李贺马背囊书,梅尧臣积句成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古今积累佳话,激发学生的积累冲动,用雷锋、鲁迅、爱边生、托尔斯泰等国内外积累史实,为学生树立积累榜样,用“采蜜箱”、“采风组”、“成语接龙”、“古诗趣话” ……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积累的兴趣。
积累素材能解决学生的写作之源问题,源水充足,水到渠成,信手拈来;水源不足,学生思路打不开,精神提不起来,作文只能应付硬憋,无“话”可写。就如海绵吸水,吸足了,稍微一碰就能流出水来,吸少了,硬挤硬捏都无法使水滴出来,所以积累素材的面应拓得宽些,凡有用的素材都应“拣”起来,使学生作文能够触类旁通,博闻强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面临纷纭复杂的生活该积累什么呢?就应深刻地感受生活,认真地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并且抓住生活的本质,从整体上把握。例如:孩子们对水果是非常熟悉又喜闻乐见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范文《我爱故乡的龙眼》,指出在观察生活,观察事物时要做到五官开放,五官通感,即应该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形象,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以制作,这是观察、认识、分析、概括事物的方法。除此之外,人情世故,地方色彩,风俗习惯,好词佳句等也是必须积累的珍宝。古人言
勤于积累 善于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