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诵名句
第一册
《荷塘月色》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黄鹂》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咬文嚼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4
《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阿房宫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伶官传序》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石钟山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项脊轩志》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登泰山记》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6
第三册
《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现代诗四首》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古诗词背诵名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