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都住宅地基处理方案
姓名:周鹏
班级:文土11s-2学号:201190715208
软强度,这样有利于利用建筑物的刚度来调整建筑物的部分不均匀沉降。在不均匀场地进行建筑设什时,应注意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并尽量采用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当建筑物有高差时,只要有可能,就应先施工重的部分,这样便可利用施工程序的时差,让沉降大的部分先沉降一部分,这样便可有效地减少不均匀沉降。
3处理方案设计
对于土岩组合地基,可用的方法很多,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上述方法,可使地基承载力和不均匀沉降均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达到最佳技术经济效果。例如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层建筑,建筑面积6300m2,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持力层为灰岩。开挖后发现少数孔桩的桩端处70%为岩石,30%为粘土。现场处理措施是将粘土部分挖去后回填混凝土并夯实,该建筑竣工多年来使用正常。而某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面积1200m2,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持力层为硬塑状粘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局部见石笋出露,大部分为硬塑状粘土,勘察资料反映其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由于粘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因此现场处理措施是将石笋打掉,挖去粘土并回填等厚的砂褥垫层,分层夯实后浇筑基础,该方案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新都住宅小区工程为软土和岩石组合的地基,在地表的硬壳层下为厚度不均的软土,基底标高大部分位于基岩下,局部位于土层上,其基岩承载力较高,但又存在鹰嘴岩、溶沟、溶洞,而上部结构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单柱荷载较大。经过多次方案比较、评审,最后采用“独立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方案:在基岩面埋深较浅的部分,挖除软土,将柱基础直接落在基岩上;对于基岩面埋深较大的部分,则采用人工挖孔桩,一柱一桩,桩端落在基岩上。这样的基础方案适合该工程特点和场地特点:①基础直接落在基岩上,基岩承载力较高,满足高层建筑荷载大的要求;②落在基岩上的基础不存在地基变形问题,既满足了高层建筑基础必须做到基础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满足规范规定允许值的要求;③采用该方案后工程主楼与连接体之间不设永久缝,仅设后浇带用以解决险收缩和温度应力。同时,这样的基础方案传力明确、质量可靠、造价较低。
由于该场地下土层厚度不均,基岩中又存在鹰嘴岩、溶沟、溶洞等诸多不良地质现象,而且在设计阶段,是很难掌握非常详细的场地的地质条件的,因此设计中还要求无论是直接落在基岩上的柱下独立基础还是人工挖桩基础,均应对持力层灰岩进行超前钻探,査明基底5m(独立基础)或3d(桩基础)范围内基岩的完整性。施工中,勘察、施工、监理应准确提供每一个溶沟溶洞的平面只寸、走向、深度与基础的相对关系、两侧基岩的稳定性、可靠性等书面性资料。对于在施工中发现的溶洞、溶沟,制定了以下4条处治原则:①对外露的、浅层的溶沟、溶洞、裂隙,采取挖填置换的方法处理。能全部清除洞内泥土的全部清除,将洞壁(沟壁)表面凿毛,然后用混凝土回填。当难以清除洞隙内泥土时,也要尽量清除,清除深度不少于1米,然后回填毛石、碎石、浇筑险,并加大基础底面积(原则上加大面积二三洞隙面积),使之跨越洞隙。②对外露的较深、较大的溶洞,当洞底岩石稳定可靠时,则改用桩基
地基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