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收费收入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进行阐述,从高校收费收入会计核算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多方面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完善高校收费收入核算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力度,促进高校各项经营,相关工作人员对学校资金的运作情况不够了解,不利于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
其次,就现阶段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收费的明细管理主要是以收费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并由学生处或收费管理科处录入相关数据,结合学校已经减免的数据进行适当调整。但是,有些高校未能从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对优化收费收入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无法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监督力度不足。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漏记应收款信息的现象,如果无法及时补救,就会导致各个系统的数据出现较大的差异。另外,针对高校需上繳财政的经营服务性等收入确认的金额和时点有待统一规范,因为其涉税项目不仅包含增值税,还有增值税附加、印花税等。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了解较少,日常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监督,例如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力度不足、财务人员身兼数职等问题。高校也没有严格执行岗位不相容机制,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发挥出来,会计数据核算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不利于后续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基于我国财政体制不断优化与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使用和管理国家的财政资金的过程中,务必要结合相关规定,建立预算与集中支付管理制度。但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对收取的收入有较多研究,但关于退费问题涉及较少,不能如实反映学校的收入状况。会计核算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到高校的资金管控过程中,数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有发生。财务人员无法掌握真实的资金使用情况,也就无法进行预算目标与实际情况的比对,导致账务处理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高校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所以,为推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必须要对我国高校收费收入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三、高校开展收费收入会计核算的有效路径
,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
高校要创新财务管控机制,逐步构建完善的权责发生制运行机制,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高校收费收入的会计核算涉及的经济内容有:应收学费等款项、收到学费等款项、集中汇缴财政或者直缴财政、确认收入、国库指标结余、已缴财政与实际支出产生差额。针对每一环节,科学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合理编制会计分录,正确反映经济业务或事项。高校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的有效衔接工作,并将重心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实现财务信息化系统与运行管理的融合,逐步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真正实现高校资源的共享。高校会计核算中心,要以预算为基础,严格遵循预算中各个部门的支出与使用情况并进行严格监督。在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力的基础上,分析预算目标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尽早提出优化措施。除了根据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加入账款的核算内容之外,还要不断强化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内容,逐步加强高校各类资产的控制,加入研发支出科目,将无形资产成本反映出来。高校会计核算人员还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科研经营的使用情况,实行对资金的合理分配。通过建立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使会计核算更高效、准确。目前高校收
高校收费收入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