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迎亲
王祖远 我远到贵州铜仁县参加一位远房亲戚的婚礼。没想到,亲戚的这次婚礼却给我这个异乡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亲戚的家在铜仁的一个乡场上,本来只有星期天赶场时才显得热闹的一条不起眼的小街,这天显得特别的热1976年的迎亲
王祖远 我远到贵州铜仁县参加一位远房亲戚的婚礼。没想到,亲戚的这次婚礼却给我这个异乡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亲戚的家在铜仁的一个乡场上,本来只有星期天赶场时才显得热闹的一条不起眼的小街,这天显得特别的热闹:沿街的道路上放着一长溜桌椅板凳,许多客人坐在那里边喝茶水边摆龙门阵(闲谈),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小街立即呈现出生动的风采。
我一到亲戚家,猛抬头发现亲戚家已是“旧貌换新颜”:门上火红“喜”字格外醒目,屋内粉刷一新。新郎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穿着时装,殷勤地忙着招待客人。
新郎见了我,显得格外高兴,把我引到新房内。我俩亲亲热热地寒喧了起来。当我提出想看一看新嫂嫂时,新郎不慌不忙地告诉我“新娘还没来。”我一听,真有点摸不着头脑,忙道:“开什么国际玩笑,今天你结婚,新娘不来结哪样的婚?”在场的人听到我俩的对话,不禁失声大笑。我不知其理,反而诧异地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笑“我并没说错话,本来嘛,结婚哪能只有新郎一个人的?”新郎知道我还不懂当地的风俗,忙向众人说:“各位,各位不要见笑,他是川东人不晓得这边的规矩。常言说得好,不知者不为怪嘛,有哪样好笑的。”新郎又担心我会产生什么误解,忙对我解释道:“老表(对表兄弟的称呼),不要生气,你不懂这边的风俗,新娘要到后半夜才去接,我们这边叫接亲,接亲很好玩的。你看屋里头这些东西,到时要全部送到新娘家的,你不妨也跟着去看看,好热闹的。”
不知不觉天已黑下来,新郎带我到一个中年人面前告诉我:“你如果跟着去接亲,让他陪你,他是总管(操办婚事的负责人)。”然后又和总管说:“王老表是川东人,你晚上代我照顾一下。”总管忙道:“不碍事,没得关系,时间差不多了,该装礼品了。老表哥你跟着我。”说着总管就叫来一帮年轻人,开始装礼品。我怕闹出笑话来,不敢上前帮忙,闲在一旁看他们操作。边上放着一大堆的木盘和礼品,每一个木盘中放一两样礼品:有猪后腿,糖烟酒,新娘的新衣裤袜鞋等等,放满了一屋子,足有二十来个木盘。收拾停当,就准备去接亲了。
子时刚过,在总管的号召下,每人拿起一个木盘,跟着新郎和总管出门接亲去了。我空着手跟着总管,夜幕中我们这一行人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地到了新娘家的大门外。
在新娘家大门外,接亲人中有人燃起了鞭炮。乒乓乒乓惊动了一些街坊邻居,不少人披着衣服开门来看热闹。再看新娘家却不开门,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她家不知道自己的姑娘今天要出嫁?接亲的人都来了,为何又不开门7我正在纳闷,只听新郎在喊开门,连喊几声也不见动静。我好奇地问总管:“总管哥。这是为哪样,为哪样她家不开门,是不是有变故了?总管回答是”老表哥,没得事,戏刚刚开场,等等吧,会开的。新郎这时仍在喊门。
好半天总算听到屋内有回话声传了出来,语言极不友好,像吵架一样:“是哪个,深更半夜的喊哪样门,不让人睡觉了。讨厌!”我此时真的为我的亲戚新郎担忧了。只听新郎忙赔礼说:“对不起,深更半夜来打扰你们了,我是来接亲的,还望大姐把门打开,让我们进来。”“进来没得这样便宜,我问
1976年的迎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