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溴丁烷的制备思考题
四、正溴丁烷
1、本实验中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硫酸的用量和浓度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好?
答:作用是:反响物、催化剂。过大时,反响生成大量的HBr跑出,且易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过小时,反响不完全。
2、反响后的产物中可取什么举措加以抑制?
副反响:H2SO4浓( )+CH3CH2CH2CH2OH→CH3CH2CH=CH2+H2O
H2SO4浓)+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H2O
控制反响温度不要过高
4、后办理时,各步洗涤的目
的何在?为什么要用浓硫酸洗一次?
为什么在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前,首先要用水洗一次?
答:用等体积的浓硫酸洗涤除掉粗产物中未反响的原料丁醇或溶解的副产物烯等。有机相依次用等体积的水(除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未除尽的硫酸)和水(除残留的碱)
5.回流在有体制备中有何优点?为什么在回流装置中要用球形冷凝管?
答:有机反响好多情况下是在溶剂、原料的沸腾温度或较高温度下进行的,为了防备溶剂、
原料或产物逸出反响体系惹起损失、带来污染及不安全因素,常需要采用回流装置。因为球型冷凝管冷凝面积大,各处截面积不同,冷凝物易回流下来。
6、在正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结果?
答:硫酸浓度太高:(1)会使NaBr氧化成Br2,而Br2不是亲核试剂。
2NaBr+3H2SO4(浓)→Br2+SO2+2H2O+2NaHSO4
(2)加热回流时可能有大量HBr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形成酸雾。硫酸浓度太低:生成的HBr量不足,使反响难以进行。
7、在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各步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答:用硫酸洗涤:除掉未反响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
第一次水洗:除掉部分硫酸及水溶性杂质。碱洗(Na2CO3):中和剩余的硫酸。
第二次水洗:除掉残留的碱、硫酸盐及水溶性杂质。
8、在1-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1-溴丁烷往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
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怎样办理?
答:若未反响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
发生变化,1-溴丁烷便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1-溴丁烷)下
沉。
9、粗产品1-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怎样办理?
答:油层若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以除掉游离溴。反响方程式为:Br2+NaHSO3+H2O→2HBr+NaHSO4
10、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烷制备正溴丁烷时,浓硫酸要用适量的水稀释目的是?
答:(1)降低浓硫酸的氧化性,防备副反响的产生;(2)使生成的溴化氢气体充分溶解于水中,变成氢溴酸与正丁醇充分反响。
11、写出正丁醇与氢溴酸反响制备1-溴丁烷的反响机理。并说明实验中采用了哪些举措使可逆反响的平衡向生成1-溴丁烷的方向移动?
答:此反响主假如按SN2机理进行的。机理如下:实验中采取了下列举措促进可逆反响的平衡向生成1-溴丁烷的方向移动。
(1)加了过度的浓硫酸。浓硫酸在此反响中除与NaBr作用生成氢溴酸外,过度的浓硫酸作为吸水剂可移去副
产物水;同时又作为氢离子的根源以增加质子化醇的浓度,使不易
离去的
羟基转变为优秀的离去基团H2O。
(2)加入适合过度的NaBr。过度的
正溴丁烷制备思考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