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咏水仙》的音韵之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咏水仙》的音韵之美
郭淑丽 张建伟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一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在湖区的小乡村里。他从童年时期开始就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在剑桥大学读书时期,就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特别赞赏卢梭的“回到大自然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欢乐。诗人向人们发出了回到自然中去并与大自然精神沟通的呼唤。
本诗在艺术上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注重主观抒情的特点,通过对水仙花的赞美和讴歌,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强烈的挚爱之情,“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的形式及格律自由舒展,不受古典主义诗歌戒律的束缚,语言清淡、朴素、平实。这首诗不仅达到了意境之美、语言之美,而且达到了格律之美。在此,笔者将重点从格律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咏水仙》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格律工整,共分四个诗节,每个诗节分六行,每一行又都有四个音步,且绝大多数都是抑扬格,所以这首诗基本上是用抑扬格四音步来(iambic tetrameter)写的。各节尾韵基本遵循ababcc的形式,
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从尾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每节中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使此诗顺畅如行云流水,诵之琅琅上口,闻之和谐悦耳,也就是说它具有音韵美,读起来轻快流畅,鲜明地表达了水仙随风舞动时舒缓曼妙的姿态。词大致上按自然顺序涌出,少有矫饰。诵读这首朴实无华的小诗让人感受到自然天成的动人。
人们一般会认为英诗的格律是非常规则的,但实际上却复杂得多。可以说,绝大多数英诗包括那些不满十行的短诗在内,,,使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在《咏水仙》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全诗通篇都是一成不变的抑扬格四音步,未免过于单调刻板,与所要表现的水仙优美动人的舞蹈不太相符。或许诗人做诗的时候纯粹是由意兴驱使,落笔天成,但是由于语言与内容紧密的联系,有着敏锐乐感的读者仍然能洞察诗中音乐的脉动:
首先是重音的分布在规律之中富有变化。前面已经提到全诗基本格律是抑扬格四音步,而第一个诗节的最后一行(第6行),忽然只有三个重音,首尾中间各一个,自成一统。
正好似诗人云一般孤独飘荡的时候,水仙闯人视线,在平静的心湖中激起层层赞美惊叹的涟漪。这种心境的变化正是通过音韵的忽变巧妙地传达了出来,让读者有所感悟。在第二节也是最后一行(第12行),重音这样分布:
第一个音步突然转成扬抑格(trochee)。这个变异突出了“toss”一词的动感,恰似水仙花在欢舞中俏丽地扬首。意想不到的重音位置大大加强了

《咏水仙》的音韵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丰儿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