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届二轮专题 2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卷 1 . (2016 · 河南洛阳二模· 44)(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①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 当时称为学堂) 。 1905 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 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 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弍学校的热潮。到 190 9 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 5000 多所。在校学生超过 160 万人。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 1904 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 无论何等学堂, 均以忠孝为本,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 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 1906 年清政府又提出“忠程、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崇尚( 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 ”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③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 幼儿园、小学) 、中等教育( 初中、高中) 、高等教育( 大学) 。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8 分)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7 分) 2 . (2016 · 河南六市一模· 45)(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05 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选官似乎又回到了东汉混乱局势。北洋政府时期颁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文官普通考试令势等 700 多种行政法规文件,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文官管理法规、法令体系。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行政范围和 T 政期摸日益增加,急需一大批懂业务、有专长、技术娴熟的专业行政官队伍来有效执行中央号令, 国民政府考试院陆续颁布各种相关法规。应该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起了一整套以西方文官制度为模板的近代文官制度。其考选机构独立化、事务官与政务官分离、按职位分类、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取代四书五经等。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不仅在考试形式、考场管理、考官、应试资格、法规等方面都吸收了科举的环环相接、细密有序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对科举公平竞争、平等开放、择优录用、机构公正等选才精神的继承使公务员考选制具有了名副其实的科举特色。自 1927 — 1937 年录取各类行政人员、司法人员、外交人员及其他专门技术人员等 1072 人,较大限度地网罗了一批高素质人才,许多没有背景的考生,因成绩优异而得以入选,为各阶层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据陈小锦《南京国民政府(1927 — 1937) 公务员考选制的科举特色》整理(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的背景。(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的特点及影响。(9 分) 3 . (2016 · 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 45)(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2016届二轮专题2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