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
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2)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101-200)、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级,轻度污染)
7、两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
8、酸雨: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的,统称为酸雨。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气体SO2NOx)
酸雨形成原因:
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来源。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是煤炭、石油以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的。
酸雨控制途径:
1.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
2.优先开发和使用各种低硫燃料,如低硫煤和天然气;
,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
4、采用烟气脱硫装置,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5、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9、温室效应:CO2、甲烷、氟氯烃NH3。
10、臭氧层破坏:CIOx氟利昂NO2CFCl3
11、光化学烟雾:NOxCxHy
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指标:
(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
(2)化学需氧量(COD)表示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耗氧量。(CODcr能准确反应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
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五类;饮用水一级地区二类标准,二级地区三类标准。
4、水体污染防治方法:一是控制污水的排放,如通过改革和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质,重复利用废水,使废水排放量减少到最低。二是在废水排入水体之前进行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 (一级处理,又称预处理,采用物理方法除去水体中的悬浮物,使废水初步净化,为二级处理创造条件。二级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除去水体中的胶质杂质。三级处理,又称高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及用水要求。)
5、水体富营养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含氮、磷等需氧物质的污水排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衍,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6、“三河三湖一海”:三河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即太湖、滇池、巢湖,一海即渤海。
1、固体废弃物: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弃物分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和城市垃圾三类。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焚化法、堆肥法、填埋法
3、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政策:可归纳为“三化”,即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4、土地资源破坏原因:滥伐森林,滥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扩大
1、噪声污染: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2、噪声种类: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声
噪声危害:(1)影响听力;(2)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3)影响心血 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3、噪声分类标准:2类(6050)
1、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与《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周总理。
2、重要日期: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日
3、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ISO14000
4、中国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包括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原则、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和有效参与的原则。
5、主要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在环境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环境管理制度,主要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建设等活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