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毫米的认识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知识面来说,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从经验方面来说,学生经常用到学生米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于物体测量的认知只限于整米、整厘米来测量,今天这节课如果不是整厘米数的测量,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这种由旧知自然引出新知识, “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例 1中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自然的引出毫米, 让学生发现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以及让学生发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另外拿出 1毫米厚度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目标: ,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 让学生经历 1毫米的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 体验 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厘米= 10 毫米;会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一、复习旧知一、复习旧知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二)认识毫米同学们估得准确吗? 用尺子量量看!1厘米= 10 毫米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毫米。 1厘米里有 10 毫米。数一数, 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二)认识毫米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用手势表示出 1毫米的长度。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 1毫米?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二)认识毫米厘米毫米厘米毫米三、知识应用三、知识应用 1 . 填一填。 2 . 量一量。 8 13 25 8242 毫米毫米毫米
毫米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