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黔西南晴隆锑矿床硅化对锑成矿的控制机制 支太云.pdf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矿物学报
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4.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 物化探总队,
贵州 都匀 558000;5.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81)

摘 要:贵州晴隆锑矿床是右江盆地低温热液矿集区代表性锑矿床,硅化普遍发育。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研
究,认为晴隆锑矿床硅化可分为 3 期,第 1 期硅化主要形成于大厂层沉积-成岩自蚀变过程,表现为火山玻屑脱玻
化重结晶作用;第 2 期硅化与锑矿化关系密切;而第 3 期硅化为热液成矿晚阶段产物,与晚期脉状锑-金矿化相
关。围岩、硅化围岩和矿石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富 Si 流体呈酸性使灰岩中大量的 CaCO3 矿物溶解,同时伴生强
烈的热液钾化蚀变,Sb、As、Au、S、K 等元素由热液带入,Ca 和 Na 为带出。综合分析认为,大厂层不仅为流
体运移提供通道,同时为成矿提供了的充足空间和水/岩反应物质基础,如为硫化物沉淀和脉石(方解石和萤石)
沉淀提供 Fe 和 Ca 等。
关键词:硅化;大厂层;晴隆锑矿床;黔西南;右江盆地
中图分类号:P611; P595 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支太云, 男, 1987 年生, 工程师,在读硕士,从事地质学研究. E-mail: ******@.

Controlling mechanism between silicification and antimony mineralization
for the Qinglong deposit, Youjiang basin
ZHI Tai-yun1,2,3, MENG Xin-li4*, DU Li-juan1,3,5, CHEN Jun1,3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Gold Group Guizhou
,Guiyang,Guizhou 550002;3. Key Laboratory of Karst Geo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zhou 550025; 4. Nonferrous Metals and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of the Guizhou,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Corps, Duyun, Guizhou 558000; 5.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黔西南晴隆锑矿床硅化对锑成矿的控制机制 支太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三角文案
  • 文件大小1.30 MB
  • 时间2022-05-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