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脏骤停的早期诊断和抢救措施.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脏骤停的早期诊断和抢救措施
 
 
R54A1672-5085(2010)14-0136-02
【关键词】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表现。若能及早诊断和及时采取有效抢救,则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否则将会造成脑和全 
 
心脏骤停的早期诊断和抢救措施
 
 
R54A1672-5085(2010)14-0136-02
【关键词】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表现。若能及早诊断和及时采取有效抢救,则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否则将会造成脑和全身其它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损害而致死亡。因此,如何进行紧急诊治,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诊断
:心脏骤停时全身血液循环突然停止,临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依次是: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在短暂抽搐后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常为全身性,有时伴有眼球偏斜,多在心脏骤停10秒后发生。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继之呼吸停止,多在心脏骤停后20~30秒内发生。⑤昏迷,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以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骤停后30~60秒出现。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心脏骤停并不困难,然而在实际工作如要求上述表现全备才作诊断,这是不现实的。
因对这类病人的诊断要求越早越好,以免因诊断问题贻误抢救时机而出现不可抢救的脑缺氧性损害或死亡。从临床实际出发,应当机立断,实践证明只要发现突然意识丧失伴有大动脉即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消失,即可作出心脏骤停的诊断。至于心音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等体征出现。从及早抢救的角度看,常常已贻误时机不利于尽快投入有效治疗。
,脏骤停时心脏虽失去泵血功能,但心电和心脏活动并非完全停止,因此在备有心电图条件下,常可立即作出室颤,缓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心律和心室停搏的3种类型诊断。在抢救过程中尽快作出心电图诊断,对指导抢救措施有积极指导意义。临床经验证明,上述3种中以室颤最常见,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也是冠心病猝死的常见原因。其次是缓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心律,虽在心电图上见有少量宽而畸形的低振幅QPS波,但实际不起心脏收缩功能,即电机分离,此种情况多由于严重心肌损伤,常为左室泵衰竭的终末表现,再次为心室停搏,心电图上仅见一条直线或房性P波,此型预后最差,及时复苏,也很难成功。
:临床上引起心脏骤停有多种病因,由于各种病变性质不同,常为心脏骤停复跳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复苏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病因诊断。从总的方面看,可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①心源性心脏骤停以冠心病为常见,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最易发生。严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亦较为常见。其他各种心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病、肺心瘸、先天性心脏病、心粘液瘤等亦有发生。②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常见的有手术或麻醉意外,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等。
2抢救措施
临床上引起心脏骤停的各种原因很多,但总的治疗抢救原则基本相同,其成败关键是争取时间,一旦心跳呼吸停止,必须分秒必争就地抢救,尽快采取措施建立有效循环和人工呼吸,从而达到心肺复苏的目的。
:心脏骤停后,立即拳击心前区,当心肌尚有应激机能时,有可能使心脏复跳。如无效果,应立即改用心脏按压法。
:心脏骤停后用人工按压心脏,其目的是借心外压

心脏骤停的早期诊断和抢救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