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冰雪运动
【踏雪寻美】
一提起音乐中的冰雪运动,人们最先想到的自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火遍全球的红白机游戏“南极大冒险”之经典配乐——《溜冰圆舞曲》,其作者是被誉为“法国圆舞曲之王”的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这首作品创作于1音乐中的冰雪运动
【踏雪寻美】
一提起音乐中的冰雪运动,人们最先想到的自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火遍全球的红白机游戏“南极大冒险”之经典配乐——《溜冰圆舞曲》,其作者是被誉为“法国圆舞曲之王”的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这首作品创作于1882年,当时巴黎由于连续两年的大风雪,气温降至零下25度,塞纳河、马恩河等主要河流都结上了厚厚的冰,人们纷纷去往布洛涅森林边的溜冰场滑冰取乐。瓦尔德退费尔目睹人们溜冰时的种种情状,遂成此作。
《溜冰圆舞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以圆号奏出舒缓旋律,展现冬日旖旎风光。接下去是四个小圆舞曲,每个均有A、B主题。
第一圆舞曲的A主题以流畅、悠扬的旋律表现人们在冰面上平稳、舒展地自由滑行;B主题用了许多短促的八分音符,与A主题舒展的曲调形成节奏上的对比。
第二圆舞曲的A主题果断有力,以八度、十三度、十六度的大跳音程,配以装饰音,把溜冰人在冰上腾挪起伏、凌空跳跃等高难动作生动形象地加以描绘;B主题的旋律在低音声部上进行,高音声部用带有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加以衬托,好似溜冰者身佩银铃,铮铮作响,与主旋律交相辉映。
以弦乐奏出的第三圆舞曲的A主题舒展流畅,B主题轻快活泼,富于热情。第四圆舞曲的主题由整个乐队奏出,轻柔婉转的旋律之后,接入一个表现人们在冰上做各种动作的华彩乐段。尾声再现了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并展现出维也纳圆舞曲的又一特征:用快速的上行和下行音将乐曲推向高潮,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也许是受《溜冰圆舞曲》的启发,20世纪80年代,金复载为国产动画电影《雪孩子》谱写了插曲《滑雪歌》。歌曲以抒情性的旋律、悠长舒缓的节奏,描绘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日,小白兔和雪孩子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堆雪人、滚雪球、滑雪、歌唱,“让歌声一路飞洒”,抒发了孩子们拥抱自然、热爱运动的真情实感,也为其后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埋下了伏笔。
雪橇也是重要的冰雪运动项目。在18世纪的俄国,雪橇是漫漫严冬常见的交通工具。1876年,柴可夫斯基根据12首俄国诗人的诗作,创作出钢琴组曲《四季》(每月一首),其中11月便是《雪橇》,取意于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抒情诗:
别再忧愁地眺望大道,也别匆忙地追赶雪橇,快把那郁悒和苦恼,从你的心中永远打消。
正如俄罗斯民歌《三套车》所唱:“冰雪遮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在白雪皑皑、广袤无垠的原野上,沿着白桦林边的蜿蜒小道,一架三匹马拉着的雪橇奔驰而来,随风飞扬的雪花、清脆的铃声与欢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向远方。丰富生动的俄罗斯生活画卷,奠定了这首钢琴曲的基调。
这首钢琴小品为复三部曲式,在响亮的和弦伴奏下,由双手八度齐奏的旋律,带有俄罗斯古民歌风情的五声性音调,好似一位爽朗的车夫唱着歌,驾着三套车奔驰在茫茫雪原。旋律在欢乐中似乎也隐含着忧郁,但正如诗中所写,忧郁很快就被欢乐情绪打消了,在流畅的分解和弦的伴奏下,歌声变得更加豪迈奔放。中段情绪更为轻快活泼,装饰音模仿雪橇行进时马脖子上清脆的铜铃声。三套车在乡间小道飞
音乐中的冰雪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