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测技术方案
一、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坐标和高程基准
坐标系统:采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 度分带;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航摄比例尺: 1:2000;
航摄高度:相对航高约:1200m。围和控制点资料,向军事和航管相关部门申 请航飞批文,按规程要求到相关接洽部门协调,地面控制测量组开始进场查找控 制点、参考面数据采集和静态 GPS 联测等地面工作,航飞得到许可后,安排飞机 进场,安装调试最佳状态后,飞机起飞进行数据采集,各项指标均应按照航飞设 计指标进行,如果出现漏飞、数据质量差等问题,立即进行补飞,如果原航线满 足补飞要求,可按原航线补飞、也可以按新航线补飞。内业采用 INPHO、pix4d 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DEM、DOM、DSM等成果数据。公司技术部将对所 有数据进行内业检查后,有重点的进行外业检查,编写检查报告后交给总工审核, 审核通过后交给甲方验收,详见下图。
项目实施技术路线流程图
测区航线布设
测区航摄飞行设计从高效、经济的原则出发,综合考虑仪器设备的性能、地 形、地势、高差、摄区形状、航高、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和航行协调等一系 列要素进行设计。
航飞设计技术参数表
设备型号
Sony rx1
视角(°)
45
相对航高H (m)
550
飞机地速(m/s)
20
影像地面分辨率(m)
影像数量(张)
3825
像片一般航向重叠度%
70
像片一般旁向重叠度%
50
航线间隔(m)
906
航线数(条)
85
航线总长度(km)
1451
时速(km/h) 150
预计作业时间(h)
预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检查
1)数据预处理中,导航数据导入pix4d后,要查看导航数据的起止时间是 否与实际飞行时间匹配,飞行轨迹是否完整,无中断;
2) 覆盖数据检查:检查激光数据和影象数据是否覆盖了整个测区范围,是否 有数据漏洞、条带遗失。
3) 在进行航带调整时,航带调整必须很细心。在航带平面调整中,调整后 的地物要与参考面测量中的地物完全重合,否则需要重复以上步骤重新 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高程相对调整的结果要达到小于 15cm 的数据 精度指标的要求,否则会影响到后续处理的精度。在航带高程绝对调整 中,要查看生成的报告里面的平均误差是否达到下面所述的数据精度指 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后面的处理;
4) 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制作过程中,
检查房屋建筑是否过滤干净,房屋周围的树木以及森林的植被是否大范 围去除干净,大面积的无激光点的水域是否内插完全,没有空洞。总之,
DEM 中须无明显的地物残留,去除率应达到 95%,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分类 处理,有利于提高点云分类的精度。
5) 正射影像(DOM)检查:检查正射影像中是否有黑洞,是否有影像变形,
是否有影像缺失;影像拼接处是否存在错位(特别是注意道路和房屋的 拼接处),是否有拼接缝;影像整体色彩应均衡;图幅结合表须无错误, 无细缝;无存在其他缺陷。
DEM制作
1) 制作方法
DEM 是用立体成像技术生成的起伏的地面模型。
格网化
应将经过校正的点云数据根据点云的坐
无人机航测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