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绅士淑女风度
有这样几个值得深思的镜头:
镜头之一:双休日,庄女士的儿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门铃一响,几个同事来家拜访。庄女士高高兴兴地开门接待同事,并让儿子让出位置,给叔叔阿姨就座。可儿子坐在沙发上动也没动地说:“你们不培养孩子的绅士淑女风度
有这样几个值得深思的镜头:
镜头之一:双休日,庄女士的儿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门铃一响,几个同事来家拜访。庄女士高高兴兴地开门接待同事,并让儿子让出位置,给叔叔阿姨就座。可儿子坐在沙发上动也没动地说:“你们不会到里屋说话去吗?”庄女士尴尬地笑着,同事们也只好寒喧几句,匆匆离去。
镜头之二:周女士的儿子在家正玩电脑游戏,突然电话铃响了。他没好气地接起电话:“找谁?没在家!”随即“啪”地一声把电话挂了。过了三分钟,电话又打来,儿子一听还是原来的那位,没等对方开口,儿子就嚷道:“同你说过了,不在。”说完又立即挂了电话。
镜头之三:厉先生应邀带着女儿去赴宴,几个菜刚上桌,女儿就急不可耐地伸出筷子吃了个遍,最后挑出最喜欢的菜放在自己跟前,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大家饭没吃完,已经饱腹的她便大声喊道:“我吃饱了,我想回家!”客人们面面相觑,厉先生也十分尴尬。
像 这样的镜头,在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恐怕并不少见。这些小事都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即家长对孩子礼仪教育的缺失。它不仅常常使家长陷入尴尬境地,而且还会 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和身心发展。一个懂礼貌、讲礼节、有风度的孩子,不但令人喜欢,容易被人接纳,而且在许多场合会被别人看好,这等于无形中多了不少锻炼 的机会。因此,作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逐渐成为一个有绅士淑女风度的人。
所谓绅士风度、淑女风姿,是指人们的服饰打扮、言谈举止重视仪容仪表,待人接物、人际交往讲究礼节礼貌。日常生活中,我们教育孩子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基本常识要告知
有 的孩子不懂礼貌,不是他们内心不尊重别人,而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尊重,不知道怎样才叫尊重。比如到别人家里做客,有的孩子就觉得应该同在家里一样,可以随 随便便,其实,应该有所区别,至于区别在哪里,他们并不懂。比如:不要穿拖鞋和背心,衣着尽可能整洁大方,不要敞开胸脯;与人握手,不能戴着手套,等等。 吃、穿、行、坐、站、言、笑,都是有些基本要求的。父母要及时提醒,让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国古代的某些礼仪规范当中,有许多还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的,比如“站如松、坐如钟”,比如与人说话,要目不斜视,比如女孩子说话要轻声细语,不能咋咋呼呼等。这些,如果家长不告诉孩子,他们自然就不懂了。孩子 不懂礼貌,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平时缺少基本常识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孩子态度冷漠、性格孤僻,更不是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因。
平时示范最重要
可 以想象,如果父母平时自己说话总是高声吼叫,或者粗话满口,孩子会轻声细语、会彬彬有礼吗?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平时的行动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言教不如身教,有时,千教万教,不如自己的一个行动。比如问路,如果家长是这样问的:“喂,老头,到解放路怎么走?”那么,以后孩子单独问路也不可能这 样:“请问老大爷,我想请你指点一下:到解放路该怎么走?”高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不是一下子能够训练出来的,而是在长期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逐渐蕴含起来 的,是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礼仪和风度,虽然表现在外部,但实际上是以内在为依
培养孩子的绅士淑女风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