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冒
第一页,共五十页。
感冒 又称“伤风”、“冒风”、“冒寒”是以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为其主要特征的常见外感疾病。感冒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病情轻者称“伤风”;病情重者,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证的区别
二、病症鉴别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3、感冒与温病(风温初起)的鉴别
1、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
三、相关检查
2、胸部X线检查
第十二页,共五十页。
诊断要点—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
病程
发病季节
依据气候突然变化,有伤风受凉,淋雨冒风的经过,或时行感冒正流行之际。
普通 主症 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
感冒 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卫表及鼻咽症状。
兼症 由于风邪有夹暑、夹湿、夹燥的不同,还可见相
关症状。
时行感冒 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
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 发热(多为高热)
、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病程较短,3~7日即可痊愈。普通感冒多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人里,变生它病。
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第十三页,共五十页。
感冒风寒证与风热证区别
病因病机
主症
相同点
不同点
风寒证
感风寒之邪
恶寒
发热
鼻塞
流涕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
感风热之邪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第十四页,共五十页。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病因
发病季节
流行情况
症状
传变情况
普通感冒
风邪为主
冬春季多发
常呈散发性
发热不高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轻浅
病情较轻,少有传变
时行感冒
时行病毒
不限季节
广泛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高热,全身症状显著
病情较重,发病急,可发生传变,化热入里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
感冒与温病(风温初起)的鉴别
病因
病情轻重
热势高低
汗出后
效果
有无传变
发病季节
病程
感冒
风邪为主
轻
发热不高或不发热
汗出热退
脉静身凉
多不传变
四时皆可
短,预后良好
温病
温邪为主
重
寒战高热,甚则神昏、惊厥、谵妄
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
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
有明显季节性
长短不一,重者难于治愈
风温初起,每多类似感冒的症状,尤与风热感冒更为相似。
第十六页,共五十页。
相关检查
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消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或细菌合并病毒感染
可见肺纹理增粗
第十七页,共五十页。
证治分型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暑湿伤表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第十八页,共五十页。
风寒束表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第十九页,共五十页。
风热犯表
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第二十页,共五十页。
暑湿伤表
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而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页。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页。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第二十三页
针灸治疗学感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