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端午节的好词 /好句 /好段
龙舟竞渡 屈志从doc
好 文
:最富童趣的 “缠粽子 ”
女作家林海音在 《我的童玩》 中描绘了她童年时由各样玩艺儿带来的快乐, 此中包含端午节前的 “缠粽子 ”,“用丝线缠粽子, 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资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 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 而后用各色丝绒线环绕下去。 配色最使我快乐,我为所欲为地配各样颜色。粽子缠好后,下边做上穗子,或许穿上几颗
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 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好多天就开始了, 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穿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纽襻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之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 (樟脑丸 )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
:最以苦为乐的端午诗
有名作家老舍抗战早期居重庆, 在友人家过端午节时写下这样一首 《七律 ·端午》: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齐心当骨血,无钱买酒卖文章 ;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老舍绝对是个大才子, 小说散文戏剧议论诗词样样拿得起。 这首端午诗即写得清楚理解、平常易懂, 满纸和蔼泥老气味, 旧社会文人在端午节的窘况和苦况隐约涌现纸上,回味无穷。
:最浪漫的湘西端午
沈从文曾在《边城》里记录湘西过端中午喧闹欢跃的场景,他说, “边城所在一
年中最喧闹的日子, 是端午、中秋和过年。 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怎样愉悦了这地方人,直到此刻,还毫无什么变化, 还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存心义的几个日子。 ”在先生的笔下,端午是充满童趣的, “当地妇女、儿童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名人描绘端午的好词好句摘抄名人描绘端午的好
词好句摘抄。 ”自然,在先生的记忆里,赛龙舟才是最值得书写的, “大概上午 1 1 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餐。 把饭吃事后, 在城里住家的, 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畔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 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 否则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场面之弘大喧闹可见一斑,几乎就是人流如潮。最
吸引人的自然要数龙舟竞渡的那个场景,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马上嘭嘭铛铛把锣鼓很纯真地敲打起来, 为划桨水手调治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 故每当两船比赛到强烈时, 鼓声如雷鸣, 加上两岸人呼喊助威,便令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各种情况。 ”这段描绘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端午日紧张热情氛。
除了赛船,还有其余娱乐项目。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绘的: “赛船事后,城中的
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添这个节日的快乐起见,便派士兵把 30 只绿头长
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便条,放入河中,尽擅长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
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 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式,
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
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心相逢了英勇帅气的心上人。
:最有滋味的端午鸭蛋
在汪曾祺先生笔下,鸭蛋成了端午节的主角,在《端午的鸭蛋》里先生对家乡鸭
蛋的喜爱溢满了字里行间, “我走的地方许多,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
全不可以对比 !以前沧海难为水,异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
质细而油多。蛋白娇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进口如嚼石灰。油多尤其别处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好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