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与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与可持续利用
【摘要】水资源是保证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稳定的重要资源,只有认识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并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才能够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有稳定的水资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可再生性;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 A
一、前言
目前,乌海市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到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受到了破坏,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水的更新和可再生持续性能力是靠水循环过程实现的,但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利用是有条件的。
“水资源可利用量”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一起颁布了《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明确了水资源的含义:“可利用和可能被使用的水源。这种水源数量比较多,以及达到了能够使用的质量,同时,能够在区域内供人使用”。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水资源的含义是:水循环可以自动的每年更新,同时,可以被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使用的淡水,其中有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三种。当我们评价一个区域内的水资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比较典型的水文条件。由于受到了每一年降水量不同的影响,该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也不尽相同,即使是使用不同年份的水文数据来分析出多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这种数据也不是最科学的。例如,以黄河流域为例子,要想知道多年平均水资源量,选用黄河流域 1956-2000年多年平均为资料,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 112. 32亿m3,其中山丘区为 39. 89亿m3、平原区为 72. 43亿m3; 1980-2000年多年平均,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10. 35亿m3,其中山丘区为 43. 61亿m3、平原区为 66. 74亿m3。1980-2000年均值与 1956-2000年均值相比,全流域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有所减小,但山丘区由于近年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使得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有增大的趋势。黄河流域的延长水文系列的数据来计算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是数据的年份中出现了多年的干旱,降水量不多,蒸发量又大,同时,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黄河流域面积大,主要流经地区降雨量偏小,大多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各地区都在想方设法区用黄河水,所以加剧了黄河水各地区之间的用水矛盾。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的是,一个水资源区域内的可以使用的水资源的总量能够满足该区域的经济社会需要的承受能力。所以,不论是对于哪一个水域来说,其被利用的承受能力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该区域内可利用的水资源就会失去平衡和可再生的能力,最终导致水资源遭到破坏,失去水资源的利用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个区域内的水资源的可以利用总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它会受到降水量,人口总量,城市的经济情况,产业的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该区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变化。所以,每一个区域都要认识本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多少,在这种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用水的效率,合理、节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与可持续利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