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庄宝松——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福清市占泽中心:庄宝松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教师教学理念,改变了学 生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统一天下的局面,真正让学生从 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当中体验数学。但拍了一下。此时,我看着学生神秘地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 同学,每人几个?”同学们正准备拍手,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给懵住了,你看 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学生用手指尖在另一个手掌上轻轻拍 了一下,我笑着问:“拍了一下,表示一个吗? ”学生纷纷摇头大喊:“不是! 我们拍的是半下,半下,表示半个!” “喔!既然不能用掌声来表示,那能不能 用以前尝过的数来表示半个呢”学生这一下子可能被难住了,“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由好奇而引发求知欲。这时的学习则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获 取的知识往往根深蒂固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 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 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 的认识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为学生实现由具 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我们应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 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江阴、福清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
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2小时后两人相遇。问江阴、福清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
像这种“相遇问题应用题”的教学,我认为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运动方向的 概念,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解 题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解法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动画画面:一声铃响后,甲、乙两人同时从 两地相向而行,用不同颜色表示同一时间内两人所行的路程。我根据屏幕的演 示,引导学生思考:求出2小时后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即是江阴、福清两地 间的距离。列式为:12X2+10X2=44 (千米)。
解法二,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甲、乙两人在第1、2小时所行的路程 的画面分别移动,再合并在一起,我再结合动画问:“怎样求两人2小时所行路 程之和? ”学生根据画面演示的情况,很快得出:先求出甲、乙两人一小时的 速度和,再乘以2小时,即可以求出江阴、福清两地间的距离。列式为:(12+10) X2=44 (千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动画来模拟甲、乙两人运动方向:相向而行、 相背而行、甲或乙先行的情况,显示了或走或停的动态过程,形象有趣的把解 题思路呈现给学生,形成表象,变抽象为形象,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境中,达 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重视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
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 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 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新课程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

庄宝松——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2-05-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