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企业用工荒的根源及解决对策
沿海地区企业用工荒的根源及解决对策
[摘要]:用工荒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企业问题。只有不断地改善社会管理的水平,加强人文关怀,给外来务工人员以市民待遇,使其得到足够的尊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根本解决用工荒问题。
[关键词]:沿海地区用工荒对策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的主要问题,每当春节过后,这种现象会愈发严重,从而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用工荒的出现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其中既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也和农民工待遇问题有很大关联。
一、用工荒产生的现实原因
1、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是其产生历史原因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总体政策是部分区域优先发展,这一政策的产生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有其合理性。在中国长期发展迟缓的状态下,集中资源寻求突破是当时的正确考虑。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效率优先的政策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用工荒是问题之一。
2、工资水平的变化是其产生的深层原因
随着沿海和内地的工资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却有比较大的差别,加之子女就学,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促使员工留在家乡,造成用工荒的现象。
3、近年来外贸形势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市场需求状况不乐观。而我国沿海地区一般是外向型经济为主,外贸需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外贸的萎缩使用工荒这一现象凸显出来,从而也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二、用工荒产生的心理原因
用工荒实际上是员工对自身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内容不满,从而另外寻求合理的契约而导致的一种现象。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曾提出一个“心理契约”的概念,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含义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里契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人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等的变化,员工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方面诸如工资等的保障,可能还存在尊重、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用工荒问题的出现同样也印证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和政府只有不断努力调整政策以不断适应就业人员需求的提升状况,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用工荒的对策
1、政府在解决用工荒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工人的问题,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逐渐显现。解决用工荒的问题,需要政府在观念上面、政策上面做出有效的调整,给予外来务工人员以城市市民同样的权利,使他们得到足够的尊重,使其有归属感。政府需要给予那些在城市长期工作,对城市有足够贡献的人群以市民待遇,在教育领域使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够顺利地、公平地选择学校,并且能够在城市里面参加高考,参加各类单位的招聘考试等等。
2、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应该与时俱进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法律责任等内容,法律规定非常全面,使合同双方有法可依。但是也必须看到,近年来劳动合同纠纷案件频繁,在劳动仲裁机构,一个仲裁案件从申请到开庭往往历时半年以上,劳动仲裁之后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沿海地区企业用工荒的根源及解决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