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预警机横空出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预警机横空出世
东望洋
南京预警机的真正身份

最近在南京上空频繁试飞的大型预警机(军内俗称大预),引来了军事迷关于国产或俄制的激烈争论。但无论如何中国空军终于解决了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当其真正中国预警机横空出世
东望洋
南京预警机的真正身份

最近在南京上空频繁试飞的大型预警机(军内俗称大预),引来了军事迷关于国产或俄制的激烈争论。但无论如何中国空军终于解决了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当其真正服役后可望起到大幅提高中国防空力量倍增器作用。
由于中台,所以国内航空业界已上书并正等待政府尽快批准立项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飞机(行内俗称大飞),首先推出急用的重型战略性运输机,在这一基础上再参考ARJ-21支线客机的中外合作做法,推出国际航线使用的大型干线客机。而在过渡期内略小的俄罗斯伊尔-76MF和俄乌合作的安-70,将成为目前最理想的重型运输机和多用途空中平台,由于安-70去年才定型投产,故实际上只有伊尔-76才能作为预警机平台。
虽然飞行平台是俄制的,但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显控台、软件、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高速数据处理电脑、数据总线和接口装置等皆为中国设计和生产。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以色列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虽然停止向中国出售以其骄傲的费尔康雷达为核心,伊尔-76为平台的A-50I预警机,不过聪明的犹太人为作为赔偿,还是更秘密地把部分雷达技术资料转交给中国科学家。
为了争一口气,中国于2002年主动中断从俄罗斯购入价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A-50E,转而寄望自己更先进的技术,在费尔康雷达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和大幅改造以符合新战略方针,通过参照设计和适应性改良,配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预研和技术储备,飞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的基础,在政策和资金一路绿灯的情况下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作为空军天字第一号的国家头号军事重点工程之一,其机密等级和优先次序皆高于其它空军项目,它的重要性和被寄予的厚望,从被命名为“一号工程”中可见一斑,其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与A-50的异同

因为国产大预(型号为空警2000)与A-50皆采用伊尔-76运输机作平台,故外形和飞行性能很接近。其最大起飞重量近210吨,载油量70多吨,在万米高空巡航时速700~760公里,,在离基地1000公里处可巡逻4小时,可通过空中加油延长时间,机背雷达天线罩直径约13米左右,高2米,厚度与之相近。

不过除此之外,两者几乎无甚相同,然而外形的接近却可混淆敌方视线。有军事迷和网友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大预雷达天线下面有一白色的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有一角正对着垂直尾翼,大量的仰视照片证实这一三角形从未改变角度,换句话说雷达天线并不像美俄预警机一样是旋转的,相反它是固定在支架上不动的。这一事实印证了大预采用的,是比美俄领先一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它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落后的机械扫描旋转天线。有一点必须要知道,就是旧式预警机雷达天线即使不在工作状态,但为减少气流引起机身共振,故仍然是以每分钟六次的恒速旋转。由此证明大预采用的确是固定式相控阵天

中国预警机横空出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周瑞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