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徐志摩kissingthefire.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徐志摩—— kissing the fire 李林徐志摩的人生, 如一颗光耀的流星在暗夜中划过, 将漆黑的夜空撕扯出血红的伤口; 这伤口, 如炽焰的燃烧, 为忧患的现代中国带来了少有的单纯的诗意与美。他的一生如昙花的短暂开过, 为后人留下无尽的思考与评说空间。然而一切似乎都评说得太多了, 也在这泛滥的评说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有意无意的杜撰。徐志摩被传奇化了! 我这样说并非是指徐志摩没有传奇性的经历,而是说他的一生不需要传奇化就足够精彩。关于他的很多事都成了不确定的因素, 但从某种层面来说, 至少以下两点是我们可以确定、可以信以为真的。第一,徐志摩单纯地是个诗人。我们都知道, 徐志摩也写得一手好散文, 可以称得上是个散文家; 徐志摩凭他在北平文化界的交游与在新月社的活动中的表现, 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但如果仅仅称徐志摩为诗人, 则是对它至高无上的评价。这不仅可以从他死去 15 年后由书法家张宗祥提写的墓碑“诗人徐志摩之墓”中获得论据上的支持; 也可以从他生前好友梁遇春的回忆中丰富、加深我们的认识。梁遇春说, 徐志摩的双眼与古希腊雕像的双眼非常相像,“仿佛含有无穷情调”。古希腊雕像的双眼我们也许没有清楚地见过, 但谁都不能否认这种描述本身对徐志摩是适用的。他不单有着诗性的双眼,更有着超越一般诗人的对“爱、美、自由”的执着信仰; 他用短暂的一生( 或者说用他步入文学的圣地后的十一二年的时间) ,将一切献给了对爱的求索。像飞蛾扑火,像流星燃烧,像一个玩火的孩子! 梁遇春回忆他曾经在点燃香烟的一瞬, 突发奇想地幽幽说了句英文: kissing the fire! 这个完全诗性的天才的灵魂就是这样不惧点燃、不惜烧尽自己,去追求心中的美与自由。这个诗的种子本来并没有在诗的土壤中发育。他 1896 年(按照农历)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的徐家。这是一个新兴资产阶层的家庭。父亲徐申如经营着食品工业和银行业, 产业在长三角一带扎根。虽然按照徐志摩的话“永乐以来, 我们家里没有写过一行可供传诵的诗句”(《徐志摩年谱》《全集》卷一第 549 页) ,但海宁这地处浙西的钟灵毓秀之地既出产过东晋的干宝、唐代的顾况、清代的王国维等历史文化名人, 又走出了诗人穆旦、红学家吴世昌和著名作家金庸这样的现代文化翘楚。同时, 海宁与富阳这样的浙西文化又以“飘逸”二字为其精髓(周作人语) ,而后者正出产了与志摩“同学同庚”的现代著名浪漫文人郁达夫! 根据在杭州府第一中学念过书的郁达夫回忆, 徐志摩是一个“顽皮小孩”,但作文的分数总是全班最好的。不同于达夫的内向,少年志摩表现出了他一生的性格特质: 热情开朗。这与他那温暖优越的家庭有莫大的关系。在家庭的襄助之下, 志摩先后经上海、天津转至北平, 入北京大学法科并成为梁启超的入室弟子。介绍人是浙江望族名流张嘉璈(兴武将军朱瑞的秘书) ,他还将知书达礼的小妹张幼仪嫁入徐家,志摩也很喜欢他的新娘。在文化巨人梁启超的影响下, 青年志摩表现出了对政治的模糊的热情。这种热情也支撑着他度过了从 1918 年秋至 1920 年秋的美国岁月, 也使他在克拉克大学攻读银行学与社会学的志向转向了硕士在哥伦比亚大学改读政治学。为了进一步追求自己的目标, 1920 年秋他放弃了在哥大攻读博士的机会,横渡大西洋到英伦的剑桥追随罗素。郭沫若曾在《匪徒颂》中热情颂赞过倡导“

徐志摩kissingthefire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zyh4h77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