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测量
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m)”。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师)”、 “纳米(nm)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
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 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
I(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J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 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L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J低于20Hz叫次声波;
|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
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 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
I(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 1、传递信息
(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
J位制作声纳等等)
12、声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 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
I 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第三章光的传播
一、光源
J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I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二、光的传播
1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
(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J J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 [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
(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I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X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 c,光在玻璃中白^速度约为 ^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
11 光年〜 X 1013 X 1012k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
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
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沪教版物理八上知识点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