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模块2《遗传与进化》教材教法分析.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模块 2《遗传与进化》(浙科版) 嘉善高级中学江生?模块设计思路?教材教法分析?几点教学想法一、本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 1、编排体系的设计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模块应当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六部分内容。然而,课程标准规定的这六部分内容,并不意味着教材一定分成这样六章。如何确定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和深广度,还要分析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并且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19 世纪,孟德尔在 1865 年发表的《植物杂交试验》开始,用“遗传因子”解释遗传性状是如何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人们提出:遗传因子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他们与细胞内的何种组成结构相对应? ? 1900 年前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开始形成。遗传因子与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关系,染色体是遗传因子(基因)的载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理论又引发了 20 世纪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遗传学向着分子水平快速前进。 20 世纪 40 年代: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 50 年代: DNA 是遗传物质; 53 年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稳定与不稳定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遗传和变异也是如此。第四章生物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由于有可遗传的变异,使得物种不断地发生着进化。第五章生物的进化?遗传学与人类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本模块在教材编写时力图按照人类认识自然、认识遗传本质的思路,也就是说基本上按照遗传学发展的大体思路来组织编写。二、教材教法分析第一章孟德尔定律?一、课标内容?。?。课外读: “孟德尔生平简介”、“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小资料: “配子形成时发生基因分离的直接证据”,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说明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发展要求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能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能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能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 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 , 加深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思想的认识。 。 , 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初步学会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 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基本要求★,加深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思想的认识。?分析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对唯物辩证思想的认识或(认同)。 1)分析: 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应用水平) 2)认同: 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承认,认可。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模块2《遗传与进化》教材教法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583 KB
  • 时间201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