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下期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难度更加大,那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下期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等腰三角形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
①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 一个含有不等式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
① 含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① 一般地,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相等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1、图形的平移
①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②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③ 一个图形依次沿x轴方向,y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图形,可以看成是由原来的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
2、图形的旋转
①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一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顶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②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中心对称
① 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们的对称中心
②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4、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四章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①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也可称为分解因式
2、提公因式法
① 多项式ab+bc的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b,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b就是多项式ab+bc各项的公因式
②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公式法
① A2-b2=(a+b)(a-b)
② 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通常先提出这个公因式,然后再进一步因式分解
③ a2+2ab+b2=(a+b)2 。a2-2ab+b2=(a-b)2
④ 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公式把某些多项式因式分解,这种因式分解叫做公式法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
初二数学下期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