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纳入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提出“XX共建、XX同治”的总思路,以创建美丽乡村为目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治项目进行集中观摩点评,共同检视整治成效。X多次召开会议,审议有关文件,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对推进整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高标准建设。按照“XX共建、XX同治”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改规、改暖、改气、改网、改制“十项专项治理”行动。起草了《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星级村评定与管理办法》和《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星级村星级划分与评价》,拟在全市开展星级村评定,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四)高质量落实。按照“七个有”的要求,经过县级申报、市级评审筛选、市政府会议研究等程序,采取竞争性分配办法,确定了X个市级奖补项目;根据各县(市、区)增量项目县级财政投资总额,
按市、县(市、区)X:X的标准确定市级财政补助X亿元,以财政投入为引领,撬动社会资本和民间投资X亿元。无论是试点示范、财政投入、工作任务量,还是整治标准,都排在全省前列。
(五)高强度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平台,广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整治工作动态。在《X新闻》中开辟“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专栏,播发稿件X篇;《X民生》中开辟“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乡村”专栏,播发稿件X篇。征集宣传标语X余条。开设“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评选网络投票专栏,进一步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是规划滞后。目前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顶层设计缺位,在用城市治理的理念管理农村。还有不少的镇、村缺乏统一规划,对自身定位不清晰,不能充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地域特色不明显,整治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是面上铺开不够。“五大专项行动”仅仅是有了亮点,离全面铺开还有差距。比如“XX同治”中,除了观摩的几个点之外,其他地方热度还不够,部分道路沿线还存在乱堆乱倒、乱搭乱建等现象。
三是尚未完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是检验整治成败的关键,在一些整治项目运营方面人员不到位、经费没保障、后续服务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尤其在垃圾、污
水、厕所方面,还需要及早谋划长效运行管护机制,需要在“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长受益”上下功夫。
四是群众参与不够主动。一些群众环境意识较差,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认为环境改善是政府和集体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愿投工投劳,存在“等、靠、要”思想,出现“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
五是治理技术存在缺陷。垃圾处理方面,垃圾分类和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与农村实际契合不够紧密,在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转体系过程中,没有同步考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问题。污水处理方面,已建成的乡镇农村污水处理站,有的水质监测分析不达标准。此外,如何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厕有效衔接,需要下大功夫去研究、去破题。
四、下一步推进工作的建议
(一)深化认识,激发内生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深化认识,注重引导、激发内生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