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用药——炉甘石.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用药——炉甘石
甘石〔《品汇精要》〕,卢甘石〔《医学入门·本草》〕,芦甘石〔《谛视瑶函》〕,羊肝石〔《现代管用中药》〕,浮水甘石〔《中药志》〕,炉眼石〔《矿物药与丹药》〕,干石〔《疮疡外用者沥干后,再煅烧,反复浸淬3~4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去上层清水,枯燥研散。煅淬后使药物纯净细腻,以明目祛翳,收湿生肌为主。
  〔1〕黄连汤制炉甘石《济生方》:"炉甘石半斤,用黄连四两如豆大,于银石器内煮一伏时,去黄连,取石研。"《朱氏集验方》:"用坩锅子盛,火煅七次,入黄连淬七次。"《瑞竹堂经历方》:"黄连水飞。""放钱片上,炭火内烧红透,黄连汁淬之,烧淬七次碎为末。"《普济方》:"不拘多少,拣粉红梅花者为妙,用坩埚盛,火煅七次,入黄连水淬浸一宿,去滓,将煅甘石淬七次。细研飞过,曝干罗过用。"现行,用黄连煎汤,过滤去渣,参加煅炉甘细粉中拌匀,吸尽后,枯燥。每炉甘石细粉101kg,.










  〔2〕三黄汤制炉甘石《医宗粹言》:"用倾银罐煅红,倾出在三黄汤〔黄连、黄芩、黄柏〕内三五次尤佳,然后用三黄汤悬液煮干露一宿,焙干用。"《外科大成》:"煅三黄汤内七次。"现行,取黄芩、黄连、黄柏煎汤,过滤去渣参加炉甘石细粉中拌匀,吸尽后,枯燥。每煅炉甘石细粉101kg,用黄连、黄芩、.
  贮枯燥容器内,置枯燥处,防尘。
  
    〔1〕生甘石〔菱锌矿〕为块状或钟乳状集合体。呈不规那么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浅土黄色,条痕灰白色至淡棕色。外表有的有凹陷或多孔隙,似蜂窝状。土状光泽,不透亮,体轻,质较硬而脆,易碎,断面白色或浅土黄色,有的黄白相间似花纹状。无臭、味微涩。
  〔2〕浮水甘石〔水锌矿〕多为白色,孔隙较多。体轻,质松软,有较强吸水性,舐之粘舌。
  均以色白、体轻、质松者为佳。
  饮片性状:炉甘石为不规那么的碎块状,外表白色或淡红色,显粉性,无光泽,呈蜂窝状。体轻而质松,易碎,断面灰白色或淡棕色,呈颗粒性。无臭,味微涩。煅炉甘石为灰白色或白色细粉,质轻。黄连汤制炉甘石为黄色细粉,质轻,味极苦。三黄汤制炉甘石为深黄色细粉,质轻,味苦。










    不熔融。在木炭上烧之那么生氧化锌之薄膜,热时黄色、冷后那么变为白色。热稀盐酸能使其溶解并产生泡沫。
  为不规那么的块状,扁平形或圆形,大小不一,外表白色或淡红色,有凹陷或小孔洞,显粉性。体轻而质松,易碎,断面白色或淡红色,呈颗粒状,并有细小孔隙,有吸湿性。气无,味微涩。火煅后即成白色或淡黄色的无晶结块或细致粉末。以块大、白色或显淡红色、质轻者为佳。
  ①《品汇精要》:"炉甘石,出川、广、池州山谷。其形腻软,棱层作块,大小不一,有粉红色如梅花瓣者,亦有青白色而挟石者,入药惟以纯白而腻者佳,余色粗砺为劣。"②《纲目》:"炉甘石,所在坑冶处皆有。川、蜀、湘东最多,而太原、泽州、阳城、高平、灵丘、融县及云南者为胜,金银之苗也。其块大小不一,状似羊脑,松如石脂,亦粘舌。产于金坑者,其色微黄为上;产于银坑者,其色白,或带青,或带绿,或粉红。"
  
  用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炉甘石擅长退翳,又有收湿作用,为眼科常用之品。不管目赤肿痛,眼睑赤烂或目生翳障,或翼状胬肉遮睛均可用之。临床上常配其他明目退翳之品外用,以加强疗效,如李时珍用本品"同龙脑点",或用本品配海螵蛸、硼砂等分研末,点眼治多种目疾等;《卫生易简方》治风眼流泪烂弦,配黄连、朴硝等点眼;治目生翳膜,《宣明论方》用本品配青矾、朴消与沸水化开,温洗患处;目赤肿痛,眼睑赤烂或翼状胬肉遮睛,常配硼砂、玄明粉、冰片研细末点眼,方如《证治淮绳》白龙丹。









外用药——炉甘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