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基本原理及路由协议
(网络层)路由选择
1.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也较路径选择。
路由选择是指选择和建立一条合适的物理或逻辑的通路,以供进网数据从网络的源节点 到达宿节点的控制过程。
路由问码
下一站路由器(网关)的 IP 地址
下一个网关的距离(以hops)为单位 从本网络到达下一网关的输出接口地址 可以用C++描述该表项结构: struct rout{
long DsNetworkIP;
long DsNetworkMask;
long NextHopIP;
short DistanCe;
short IntNum;
short SortKey;
short TimeToLive;
} 4.直接路由和间接路由 直接路由——在一个(子)网络内的路由,即本地路由
间接路由——不同网络之间路由的选择过程
如下图所示,、,据此主机A的路由表
是:
目的网络
直接/间接
路由器IP地址
网络接口号
直接
1
间接
1
间接
1
A
B
C
E
F
G
202. 1. 3. 0
202. 1.
202. 1.
路由器
202.
202. 1. 2. 0
.
202. . 0
H
I
J
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如下:
目的网络
直接/间接
路由器IP地址
网络接口号
直接
1
直接
2
直接
3
5.IP 路由算法
向量距离法(RIP)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最佳路径选择,以跳数最为距离,衡量最短路径
与其它路由器交换路由表中的全部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最新路由信息更新本路由器的路由表 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表信息使用路由协议
特点:
算法简单,易实现
每隔 30 秒钟广播一次路由信息,加重了网络通信负载,即增加了网络带宽开销
会产生路由的不一致性,形成环路路由
最大跳数受到限制( 1-15) 该算法适用与小型网络
链路状态法(开放式最短路经优先)算法(OSPF) 主要完成的工作与RIP相同
特点:
以链路状态和距离最为选择最佳路径的依据(权值)
相邻路由器之间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交换状态信息
更新状态信息后即计算最佳路由,更新路由表
在网络中传输的路由信息大大减少,网络带宽开销少
距离不受限制
自治系统和核心网关(核心路由器)
(AS-Autonomous System):由有独立管理能力的并采用相同路由选择策略 的一组路由器和网络构成的整体系统。单个物理网络或者由多个路由器互联而成的组织 性或地区性网络,都可以是自治系统。互联网中心为每个自治系统分配统一的自治系统 编号。
(核心路由器)
骨干网络(中转性网络)网络是互联网的核心结构。核心结构中用来与组织性或地区性
网络互联的网关叫做核心网关。核心网关包括到全部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
路由基本原理及路由协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