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 TCP/IP TCP/IP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第三章第三章网络互连层网络互连层 3-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 IPv4、ICMP 、IPv6 协议原理及报文格式掌握:路由器工作原理掌握: IP地址分类、掩码、子网与超网、 CIDR 概念掌握:路由表的构造及各项意义了解: ICMP 的功能 3-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 层的任务与功能任务: 层负责在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间传输数据。发送方主机从高层接收数据,然后递交给网络接口层传输到远方节点;接收方节点从网络接口层接收数据,然后递交给高层。功能: 选定恰当的路由,将数据传到目的节点。处理传输中出现的错误和分段,并负责分段后的重组。涉及的协议:工作在该层的协议有 协议(IP) 、 报文控制协议(ICMP) 和 组管理协议(IGMP) 。本章只介绍前两个常用协议。 3-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 3-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因特网的通信工作方式传输层从上层应用程序获取数据流并其分成最大长度为 64KB 的数据报。每个数据报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同构或者异构网络的传输,其间可能会被分为更小的分段。当所有的分段都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由 层把它们重组为原来的数据报。数据报完整地传到传输层后,被插入传输层进程的输入流中。所以在 层,因特网可以被看作一组相互连接的子网或自治系统。将因特网连接在一起的是网络互连协议( IP)。 IP服务是不可靠的,即它不能保证数据无差错地到达目的端,也不保证顺序到达,由传输层负责恢复各种可能的错误。 3-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 ARP 协议位于哪一层? ARP 协议被描述成 层的协议。但实际上, ARP 协议横跨网络接口层和 层。 ARP 协议使用广播机制找到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因为大多数路由器并不转发广播分组,所以 ARP 协议的作用仅限于本地网段。 3-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 协议( IPv4 ) 引言 IP是 TCP/IP 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该协议族中所有的其它协议,如 TCP 、 UDP 、 ICMP 和 IGMP 的数据都以 IP数据报格式传输。 IP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使得各种各样的物理网络只要能够提供数据报传输,就能够互联。这是因特网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的主要原因。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 IP提供的三个重要定义定义了在整个 TCP/IP 互联网上传输数据所用的基本单元,因此规定了互联网上传输数据的确切格式; 完成路由选择的功能,在网状通路中选择一条传递数据的路径; 包括一组不可靠分组投递思想的规则,这些规则指明了主机和路由器应该如何如何处理分组、如何发出错误信息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放弃分组。 3-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 IP 地址 IP地址:给每一个连接在 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唯一的 32比特长的地址。 IP地址的寻址过程是这样的:先按- id把网络找到,再按主机号 host-id 把主机找到。 IP 地址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表示方式:一般常用 32bit 的 IP地址中的每 8 个比特的等效十进制表示 IP地址,产并且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即点分十进制数。地址 表示地址: 10000000 00001011 00000011 00011110 。 3-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教育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为 A、B、C、D、E五类。常用的 A类、 B类和 C类地址都由两个字段组成,即: -id 。A类、 B类和 C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分别为 1,2和3字节长,在网络号字段的最前面有 1~3bit 的类别比特,其数值规定为 0、10和110 。主机号字段 host-id 。A类、 B类和 C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分别为 3,2和1字节长。 D类地址是多播地址, E类地址预留。
远程教育-网络互连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