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
二、学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教学时数:
尔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
②说明下面加点的词的意义…
善射 自矜
尝 释担
发矢 无他
板书设计:
(略) (详)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自钱扎入而钱不湿,堪称绝技)
自矜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看法 安敢轻吾射 取,置,覆,(徐),酌,沥 -
(心中有数,镇定自若)
教后感:
,我说:“下面是二人精彩的对话。”学生认为用得不恰当,我马上改正,换了“引入深思”四个字作附加语。教学用语须精当,不行马虎。
“沥”油绝技时,出示了铜钱,学生不由自主地“呀”了一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为文之道》短文当堂进行了沟通,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爱好。
《卖油翁》教案 篇2
重点:
“熟能生巧”的道理。
,理解词义、句义。
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与传神。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二、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三、探讨以下问题:
?
?
?
?
?
?
四、小结
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五、板书设计:
卖油翁
陈尧咨:善射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 “尔” ——傲慢目空一切
卖油翁:酌油不湿钱口 “睨”“微颔” ——超然不自傲
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卖油翁》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
颔之酌油杓沥
2.熟读课文。
3.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欧阳修(100-1072),北宋闻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是文坛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导语
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
以此:因此。尝:曾经。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而:表顺接,可不译。其:指代陈尧咨。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事自我炫耀。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其次自然段:
尔安敢:尔,你。乃:于是。以钱覆其口:以,用。其:指葫芦。而钱而,但是。因曰:因,于是。
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精彩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天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酌油的阅历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渐渐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3.第一自然
《卖油翁》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