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赵良才《药理学》第41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126.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第一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 1. 天然来源来自链霉菌: 链霉素(streptomycin) 卡那霉素(kanamycin) 来自小单孢菌: 庆大霉素(gentamicin) 2. 人工半合成阿米卡星(amikacin) 奈替米星(netilmicin) 药物分类 4(一)抗菌作用和机制 1. 抗菌谱( antibacterial spectrum ) 对需氧 G - 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敏感; 对沙雷菌属,嗜血杆菌属,痢疾杆菌,沙门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有良好的作用; 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 G - 球菌,肠球菌, 厌氧菌,链球菌不敏感;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5(一)抗菌作用和机制 2. 抗菌作用特点静止期杀菌药杀菌速率和杀菌时程具有浓度依赖性具有长时间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 ) 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first exposure effect , FEE ) 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抗生素后效应( 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 :细菌与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接触后,当抗生素浓度下降至低于 MIC 或消失时, 其对细菌生长仍有持续性抑制效应。 6 (一) 抗菌作用和机制 3. 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action )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表面造成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胞内重要物质外漏细菌死亡; 抑制细菌核糖体循环中的多个环节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杀菌; 刺激菌体产生致死量的羟自由基,诱发细菌死亡的级联反应细菌死亡;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78 抑制蛋白质合成环节 1 )抑制 30S 和 70S 始动复合物形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始动阶段 2 )与 30S 亚基上的靶蛋白结合, 错译密码,诱导错误匹配合成异常、无功能的蛋白质 3 )阻止终止密码子与核蛋白体结合已合成肽链不能释放 4)阻止 70S 核糖体解离核糖体耗竭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9 (二)耐药性( bacterial resistance ) 产生钝化酶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或细胞内转运功能的异常修饰抗生素靶位蛋白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0 (三)体内过程( ADME process ) 吸收: 极性大,口服难吸收,多采用肌内注射给药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链霉素除外),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胞内浓度较低,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肾皮质,内耳内、外淋巴液有高浓度蓄积消除: 原形经肾排泄,尿中浓度很高,肾功能不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及给药间隔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赵良才《药理学》第41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12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1.67 MB
  • 时间201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