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难题巧解
初中物理难题巧解
初中物理难题巧解
中考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题1】
如下图,杠杆OA可绕支点 O转动,B处挂一重物 G,
A处用
【解说】用切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也是
这样教的。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么会是2F=G物等问题。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虚线来切割滑轮组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选用研究对象,剖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首先要讲清楚的是:
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不计摩擦,不计绳重)
2)划分绳子的“根数”与“股数”这两个观点的不同。一根绳子,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红几股。
3)初中阶段研究的对象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受力知足平衡条件:协力等于零。
【例3】如图2,每个滑轮重10N,物体A重80N,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
处于静止状态,求绳子的拉力F。
【解析】取动滑轮和物体 A为研究对象,受力剖析如图 3(有三股绳子
向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 A整体),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F+F
=C物十G动,即
3F=10N+80N,
所以F=30N。
若求弹簧秤的读数 F弹,应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 4
(有两股绳子向下拉着定滑轮)。因为静止,弹簧秤的读数F弹=G定+2F=10N+60N=70N。
【例4】如图5,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1)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拉绳。
2)如图6,人站在吊篮中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拉绳。
【解析】
(1)取动滑轮和吊篮整体为研究对象,剖析受力如图
7
(两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吊篮整体)。由于匀速吊起有
2F=C篮,F=350N。
(2)取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为研究对象剖析受力如图8(有三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由于匀速吊起有
3F=G人+C篮,F=400N。
【例5】 一小车 A陷在泥地里。现
在经过如图 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
速拉出,F=1000N。求小车受到的拉
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
和摩擦)。
初中物理难题巧解
初中物理难题巧解
初中物理难题巧解
【解析】 要想求小车受到的拉力,须取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10(有三股绳子向
右拉着动滑轮),小车受到的拉力 F’,
F′=3F=3000N。
求树受到的拉力,要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1(有两股绳子向左拉着定滑轮),树受到的拉力F″=2F=2000N。
【总结】办理滑轮组一类力学题,使用的仍是解决力学识题的一般思路,即选用研究对象,剖析受力,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题。怎样选用研究对
象,是整体仍是隔绝某一物体,要详细情况详细剖析。正确地进行受力剖析是解题的重点,
既要找准力的个数, 又要找准力的方向。 作为教师
初中物理难题巧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