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相识时、分》教学反思1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主动主动,爱好深厚,教学效果也很好。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教学胜利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尚们找出哪一根是时针,哪一根是分针。
b、说说你是怎么区分时针和分针的?
c、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吗?
d、请同学视察一下他们是向哪个方向转的?
2、相识时
a、老师演示转动指针
b、同学们留意视察这根时针的转动,看看你有什么发觉?(时针从几走到了几?走了几个大格?)
说明: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c、整时练习
3、相识分
a、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钟?
b、感受1分钟(请同学们拿出口算训练,我说起先你们就可以起先,我说停你就必需停笔,明白了吗?)
c、你们觉得1分钟怎样?(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遵守时间,疼惜时间,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d、走一大格是几分?
e、时针转动
老师摇摆时针使时针等于、小于、大于1时,一时多多少呢?我们要看哪儿?谁能说说是怎么看的吗?(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f、学生练习
g、学生小结方法,老师总结(1、看时针走过几2、看分针指向几)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基本练习.
(1)说出钟面上所指时间.
(2)看卡片读时间.
(3)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
2.实践性练习.
老师板书时间,学生在自己钟面上拨针,同座同学相互检查.
3.综合对比练习.
(1)按标出的时间,在钟面上加上分针或时针.
(2)看钟面,选择正确的时间填在方框里.
4.思索性练习.
说出钟面间所经过的时间.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相识时、分》教学反思3
《时、分的相识》一课,课后我对自己这节课的授课状况作了一番反思,这一课的教学,从打算、授课,整个过程有许多值得反思,
一、关于教学打算
打算阶段,对一节课的胜利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课的打算过程特殊值得我深深思索:打算好一节课,要求老师不但仔细研读教材,按教化规律和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而且要求老师要有很强的预见实力,在考虑学生现有学问的基础上,预想每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期效果。
二、关于教学过程
1、优化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的学的,本节课主要任务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钟面,驾驭看钟表的方法,以及相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知道1时=60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简单用详细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轴"为指导思想,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实力。
在教学时间单位概念建立时,让学生听音乐静静的体会1分钟有多长,学生沉醉在音乐与彩色交织的世界。(突然音乐停了)学生正听着熟识的音乐,音乐怎么停了呢?1分钟结束了。这样一来,抽象的一分钟在学生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定量。并给他们1分钟时间,让他们在1分钟里干些事情,体验1分钟原委有多长。这样,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学问,通过这样的实践,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又在活动中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和驾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优化教学手段
这节课教学手段敏捷多样,多媒体协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详细,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爱好和探究热忱,例如教学“几时几分”,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钟面“10:30”,学生说出表示的时间(10时30分),还可以说“几时半”,让学生视察时针和分针是怎样指的?学生通过视察发觉,时针走过了10,就是10时,分针指着6,表示30分,所以是“10:30”。接着在分别出示钟面“10:55、10:5、8:55、9:05、9:55等”。最终让学生小结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当时间不是整时的时候,它的方法: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这样的教学分散了难点,并通过点拨、视察,环环相扣,层层深化,逐一突破难点。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3、优化课堂练习。
由于本课教材学问点多的特点及学生的学问水平有限,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习与新授紧密结合,且有层次,由浅入深,好玩味,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例如在巩固练习中,我先设计了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再设计给钟表找挚友的练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