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案
《青松》教案 1
教材分析
这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青翠挺立,赞颂坚毅高洁品质。以青松为题,隐含所抒之情。
教学要求
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寒冷、纯净高尚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同学们自己再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信任有好些诗句你自己都能读懂,有不懂的也没关系,一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生自读)
。
“大雪压青松”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大雪压青松”,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
(1)这是怎样的一场大雪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鹅毛大雪、大雪纷飞)。
(2)下这么大的雪,气温肯定很(低),天肯定很(冷)。你又想到了哪个词语或者成语呢?(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天寒地冻)
(3)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冬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同学们再读这个“压”字,给你什么感觉?
(4)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青松挺且直”
(1)这么沉、这么重的大雪压在青松的肩上,青松是什么样的表现呢?(青松挺且直)
(2)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呢?谁愿做青松?(请一生上台来演,生评议。)
(3)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实在这里,挺与直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说成同义词,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同学们再看这个挺字,什么旁?(提手旁)从这个偏旁或许我们还能想到,在挺起胸的时候,还应有一个动作,什么动作?(生用手拍胸),用手一拍这胸脯,挺就挺出这感觉来了,什么神情?(有信念,有志气)同学们在什么状况下会挺?
(4)是呀,我们在取得了成果,获得了胜利的时候经常会挺起自己的胸膛。那青松是在什么时候挺的呢?
(5)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这正应了写《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棉袄),风来(挺胸膛)。记得《敕勒歌》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里,或许我们可以改一下了——“天苍苍,雪茫茫,风吹青松(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志气,挺出的是一个微笑的强者,挺出的是一个钢毅的汉子。
(6)面对着青松,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7)能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练读)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是什么时候?
(2)就是等到雪溶化了的时候,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相比,你觉得雪化之后,阳光照射下的青松,又有哪些不同呢?
(3)更干净了,就是洁,更挺了,就是高。又不仅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宠爱了。这就是高洁。
这就是松的高洁之处,不同于其它树木之处。
(4)那现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意思了吗?(生说意思)
(5)正是有着这样的志气和敢于抗击风雪的坚毅,青松才能春夏秋冬、四季常青。(出示青松图片)
(6)读了这首《青松》,你对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相识呢?(①不怕寒冷,不怕大雪压,真叫人佩服。②那么自信,坚毅敢于斗争,真厉害。依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畏寒冷、纯净高尚)
(7)是呀,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作青松,作一株在困难重压下能挺出自信与志气的青松。(再读,练习背诵)
(8)阅读《同步导学》课外阅读写诗背景。
(9)陈毅爷爷的《冬夜杂咏》共由三首诗组成,除了《青松》,还有《秋菊》和《红梅》两首,在《同步导学》上,下节课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分类重点指导。
①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和哪个字有点像?(庄)
写这个字的时候,留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
②待 化 挺:“待、化”左窄右宽。“挺”要摆放匀整,留意里面不要写成“延”。
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
。
《同步导学》第6题。
《青松》教案 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青松不畏寒冷、纯净高尚的'品行。
教学设计:青松教案教学设计其次课时棒
一、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青松》。
齐背。
二、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化:共四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时要留意:笔顺,第三笔是撇,第四笔竖弯钩。右边是撇、竖弯
《青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