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 产前护理常规
1. 做好入院指导,通知主管医生,测生命体征。
2. 遵医嘱指导孕妇饮食,左侧卧位,注意休息。
3.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抽血并及时送检。
4. 准备会阴皮肤,节 产科护理常规
一、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妊娠不满37周,出现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宫口开大等早产症状,为先兆早产。
1. 以保胎为主: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和孕期卫生指导。给予对胎儿适量的镇静剂、孕激素、宫缩抑制剂、中药等。宫颈松弛者做好宫颈环扎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2. 一般护理:据病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或头低足高位,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
息。禁止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减少刺激。
3. 心理护理:宣传精神因素对恢复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孕妇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病情。提供精神支持,解除家属和孕妇思想顾虑,增强保胎信心。
4. 观察病情:随时评估病人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若流血量超出月经量或阴道有组织物排出,及时通知医师并保留组织物送病理检查。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者,按医嘱监测呼吸、脉搏、尿量及膝反射。
5. 健康指导:多进食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以防便秘导致宫缩。
二、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所特有的疾病,多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以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严重时孕妇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等脏器功能衰竭。
(一)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护理
:创造安静、清洁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宜左侧卧位避免平卧位,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
: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补充维生素、铁和钙。食盐不必严格限制,如有全身浮肿应限制食盐摄入量。
: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讲解相关知识,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监测体重,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便于病情发展时孕妇能及时汇报,防止发展为重症。
(二)子痫前期、子痫期孕妇的护理
:
(1)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备好急救物品。
(2)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如舒张压逐渐上升,提示病情加重,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晕、头痛、恶心等自觉症状。
(3)注意胎心、胎动、子宫肌张力有无变化。
(4)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监测体重,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测尿蛋白,必要时测24小时蛋白定量、肝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
硫酸镁是目前首选的解痉药物,应熟练掌握硫酸镁的用药方法、毒性反应及注意事项。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应监测孕妇血压、呼吸、脉搏、尿量、膝反射,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及时解毒。
:
(1)控制抽搐:一旦发生抽搐应尽快控制。首选硫酸镁,并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
(2)专人护理:子痫发生后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假牙,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将包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病人上
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唇舌,病床加床栏,防止坠地跌伤,绝对不可使用暴力制止孕妇抽搐。
(3)减少刺激以免诱发抽搐:保持环境安静清洁,避免声光刺激。护理操作尽量轻柔且相对集中,避免干扰患者,限制探视减少对孕妇的刺激。
(4)严密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记录出入量。及时进
行必要的血、尿化验和特殊检查,及早发现脑出血、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5)低流量吸氧,加强胎心监护,注意观察有无阴道出血及宫底上升、腹痛等。
(6)必要时终止妊娠,对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
(三)产褥期的护理
每4小时监测一次。 (1)继续监测血压,产后48小时内应至少
(2)产前未发生抽搐者产后48小时亦有发作可能,故产后48小时内仍应继续硫酸镁的治疗和护理。
(3)使用大量硫酸镁的孕妇,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严防产后出血。
三、前置胎盘护理常规
妊娠28周以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端、部分或全部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前置胎盘。
1. 保证休息,减少刺激:绝对卧床,左侧卧位,遵医嘱吸氧,避免各种刺激减少出血机会,禁止肛诊及阴道检查。
2.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严密观察并记录阴道流血的量、色、流血时间及生命体征,做好输血输液准备预防休克,监测胎儿宫内状态及宫缩情况。
3. 纠正贫血:加强饮食营养指导,建议孕妇多食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
4. 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胎儿娩出后及早使用缩宫剂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干
产科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