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究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98例急腹症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具体为:①需要准备好住院前的急救工作, 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保持应急状态;②对急性腹痛性质与特征进行判断,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 取半仰卧或侧仰卧的形式, 缓解患者的疼痛, 确定病因, 禁止注射止痛剂[3];③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患者, 在血压下降, 面部苍白时, 应采取平卧位, 进行吸氧、保温, 做好输液准备[4];④由于妇科急腹症变化快, 因此, 需要了解综合情况后, 在早期进行抢救, 提升治愈率;⑤由于难度较大, 需要最好出血护理工作。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心率等方面的生命体征并记录;⑥对于引流管患者, 需要做好引流管护理, 保持畅通, 观察并记录流血等, 保持外阴道清洁, 提升患者的舒适度;⑦在患者并发感染时, 需取半卧位, 观察白细胞数量, 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并观察反应。如果出现高热的情况, 需要及时进行降温处理或者药物处理;⑧在心理上, 需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进行关怀, 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提高患者认知程度, 构建最佳的治疗时间[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评分越高, 满意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P<)。%(47/49), %(40/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P<)。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P<)。见表1。
3 讨论
妇科急腹症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为急性下腹痛、阴道出血、白带增多、发热、呈脓性等主要症状。大部分处于凶险的状态下, 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 很容易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 就需要根据临床的症状进行细致探究, 将病情区分为感染性、肿瘤并发症、内出血性、其他四种类型。其中, 感染性的急腹症使用的是内科保守治疗方式, 内出血性及肿瘤并发症等以手术治疗其主。①需要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增强个性化的服务理念[7-11]。根据妇科急腹症患者疾病的特征, 增强护理人员的个性化服务理念, 热心积极的抚慰患者的情绪, 积极沟通, 提升人文关怀性, 增强信任感, 缓解患者的痛苦与紧张情绪。②提高护理的技术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构建具体的抢救措施, 熟悉抢救的程序与种类, 配合医生完成工作[12-15]。③病情观察上需
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