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乡村民宿可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民宿可以让旅游者体验当地特色风俗,以实现与标准住宿错位发展的目标。随着民宿经济发展逐渐成熟,其高端化、个性化以及品质化发展趋势明显。落实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可以在游的优势之一。同时,可以在满足游客传统习俗体验、特色建筑欣赏之余,促进游客与居民的交流,提升当地居民素质,让其自主形成保护地域文化的思想意识,以此维系乡村文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促进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主要出于两点因素考虑,即实现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当前如何通过民宿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如何通过旅游带动民宿产业振兴。
(一)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
许多国家的民宿产业起源于乡村地区,如英国民宿主要是家庭式招待,民宿主人会带领游客采摘农产品、体验牛羊喂养活动;法国的第一家民宿诞生于1951年,也是在农村地区;日本民宿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营特色是农业体验。上述民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闲置房间提供给游客,让游客感受当地特色生活并增加自身收入,由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我国莫干山地区是最早发展民宿产业的地区之一,在引导投资人员对当地老旧房屋进行修缮后,吸引了大批游客。民宿的飞速发展不光让莫干山改头换面,还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浙江省松阳县西坑村也得益于民宿经济而振兴,最初西坑村外来人员较少,村内人员也较少,经济发展缓慢,但村民们在民宿经济发展中受益匪浅,当地居民自主改造房屋,还自己创业开发民宿。民宿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住宿问题,还促进了当地餐饮、土产以及风光体验等旅游产品营销,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二)国家政策要求
近年来,我国许多文件均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目标,而乡村旅游已成为群众休闲惯用方式以及周末娱乐的主要选择。预计未來10年,我国乡村旅游热潮还将持续。2015年,我国提出要积极发展民宿产业。2016年,政府提出要积极发展特色民宿,同年又提出要有效利用闲置资源,推动民宿有序出租。2017年,国家实行民宿经营许可制度,建立统一审批和监管机制,同年8月旅游行政单位发布行业标准,推动民宿获得规范化、标准化发展。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13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文件,指出要加强民宿开发水平,同年12月下发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宅基地和农用地等资源,大力开发乡村民宿[6]。通过各种文件的发布可以看出发展乡村旅游与民宿的重要性,长此以往,民宿逐渐从乡村旅游衍生品演变为乡村旅游吸引物。
新时期,促进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首先要注意落实政府统一部署,并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挖掘经典内涵,增强当地民宿产业与旅游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乡村旅游与乡村民宿发展水平。
(一)政府实施统一部署
地方政府需要将民宿发展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制定目标清晰、布局科学、定位合理、特色突出和错位发展的民宿建设规划。针对某一地区,加强乡村旅游住、游、娱、吃、行、购等多个环节管理,深化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另外,政府要坚持环保开发、适度开发理念,针对当地特点落实制度规范,引导当地居民良性竞争,推动民宿聚集地有序发展,防止过度商业化等问题的存在,使乡村民宿失去经济发展优势。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基于情怀而建设民宿的时代已经过去
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